重貼之前看影展的隨手記,當做紀念。
(原文寫於2002/6/13-2002/7/10之間)
3/3
Kytice-野花(2000) [4/10]
導演:F.A. Brabec
這部片有極優美的攝影和音樂,那種優美差不多像是enya音樂錄影帶的那種程度,很制式化,很呆板,也沒什麼特別的風格,更別說如手冊所講"美的像首詩"了。故事是一連串捷克古老傳奇故事,主題大概是愛情、貞操、家庭之類的,不能否認拍的很用力,可是看完實在沒什麼感覺....
Va Savoir-六人行不行(2001) [4/10]
導演:Jacques Rivette
巴黎都會男女的愛情遊戲,對於鄉下長大的我來說格調實在是太高了,找不到任何能共鳴的地方,故事本身也不頂有趣,想玩味其中的風味大概我見識未開也力有未逮。一切的鋪陳似乎只是為了結局那場戲,不過既然中間的故事引不起我的興趣,那結尾除了覺得形式還滿漂亮之外就沒任何感覺了。
Skrivanci na niti-失翼靈雀(1969/1990) [8/10]
導演:Jiri Menzel
這部片是今年台北電影節個人觀看片單中排名第二名的片子(四百擊就不算排名了)也是Jiri Menzel作品看的第一部,讓我對他產生很大的期待,之後還更改看片計劃,為了想多看幾部他的片子,不過他其他的片子就沒這麼好看了....
我印像特別深刻是在一開場,鏡頭照著那一大片鐵工廠,描小的人影在這一大片廢棄物中緩慢地移動著,這畫面真是超現實,好像是科幻片一般,把歷史中小人物的遭遇,用一種奇幻的異境,呈現出寓言式的風格,和某種荒謬感。Jiri Menzel充滿寓意的劇情設計也在這種氛圍中顯得十分適得其所,片中主角們生活的片段都呈現一股超現實的意味,包括分隔兩方的男女工人互相傳情,因口吐真言而莫名消失的人,還有昔日知識份子和工人階級的易位....等等,但同時這些又是十分真實的歷史情境,導演藉由這種巨大的荒謬感把共產極權的恐怖和可笑都表達出來了。可是他描寫人物又是這麼的富於感情,不論是勞動的人們,或是勞役他們的人,不管是懷抱著天真熱情、或是憤世忌俗,大家都努力在這歷史當下過他們的日子,在下位者努力堅持著希望和對生命的熱誠,在上位者雖不是壞人但也免不了在權力之中感到挫折和腐化...
然後結尾主角因說出真話而被秘密逮捕,被迫和他即將結婚的未婚妻分離,他被丟入更深更黑暗的礦坑工作,卻遇見了之前被逮捕的鐵工廠同伴,他們站在深入地底的電梯中,像站在輸送帶上一般,被命運和歷史從一個地方被掃到另一個地方,可是他們的眼光還是禁不住地往上注視著洞口的明亮。這結尾畫面仍然帶點超現實的氣氛和寓言式的魅力,首尾呼應。不但極富電影美感,而且又動人深刻。
Zivot a neobycejna dobrodruzstvi vojaka Ivana Conkina(1994)
伊凡的冒險生活 [5/10]
導演:Jiri Menzel
嘲諷俄國共產黨的爆笑劇,裏面所有的人都很白痴,所有的情境都很誇張,所用的笑點都很白爛,缺少了點寫實的基調和對人性的關懷,再加上其中批判共產黨的陳年老調,其實看下來我覺得有點冗長鬆散。Jiri Menzel也老了吧....
3/9
Un monde sans piti?-無情的世界(1989) [6/10]
導演:Eric Rochant
其實是痞子釣馬子的故事,遊手好閒一事無成的蕭灑男人碰到了美麗又有學養的女人,兩人談了小小的戀愛,可是愛情要繼續下去該怎麼辦呢?女人希望男人能振作起來一起隨她出國開創新天地,男人也認真思考面對自已一團糟的生活。不過壞男孩和模範生的戀愛,擺盪在隨性放蕩和努力向上之間,掙扎在固有生活模式和不知是否能成真的理想之間,和社會不同階層的愛情神話,雖然看似老套,卻也點出了平凡人常常要面對的生命抉擇。而導演把這些主題包裝在輕巧浪漫的愛情遊戲之中,讓一切的抉擇和結果都顯得輕盈。看來相當愉快的小品。
Postriziny-金黃色的回憶(1980) [6/10]
導演:Jiri Menzel
在酒廠上班的男人,他為了升官獲得賞識,努力地推行自動化的機器,可是同時他擔心他美麗好動的妻子正在迷惑者酒廠的男人們,他從鄉下來的哥哥,個性活潑率直,和蒼白懦弱的自己恰成對比,妻子和男人的哥哥之間也似乎越走越近,更讓他妒火中燒,他甚至買了新上市的"道具"以增加和妻子床第間的情趣....迷戀有著一頭金黃長髮的妻子,男人的無力感卻越來越重,他更加投入他的機器裏面,直到有一天妻子聽了擺在酒廠中新發明的收音機在講述大都市的流行時尚,她於是剪去了一頭長髮,此舉卻讓男人和酒廠的工人們大驚失色...
沈迷在對女人的迷戀同時,又描寫了男人迷戀的醜態,十分出色有趣的喜劇,只是似乎缺少了點更大的題目。
Marketa Lazarova-亂世英豪(1967) [8/10]
導演:Frantisek Vlacil
看這部片的前一個月才剛看過魔戒首部曲,如果我期望魔戒會是一個氣勢磅薄,宏大精深的經典鉅片,那我對魔戒的失望大概都可以在這部1967年捷克黑白史詩片裏面得到彌補。這部片沒有精彩的特效或是瑰麗的山川,甚至它有極度差勁的音效和配音,可是那詩般的電影語言,足堪經典水準的鏡頭和攝影,文學性濃厚的對白和融合真實與虛幻的劇情,營造出一個氣勢逼人的中古世紀歷史戰爭傳奇。片長將近三個小時,卻有如倒吃甘蔗,越看越令人震撼。
Pelisky-一屋兩家三代情(1999) [6/10]
導演:Jan Hrebejk
光看片名就知道,這基本上是一個家庭喜劇片,可是另一方面故事又很明白地有歷史上的關聯。影片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描寫兩個家庭一堆親朋好友間各種生活上的酸甜苦辣,讓人樂不可支的趣事,和一些人性的著墨。可能還有一些歷史典故我沒法看出來,但大致上就是小品家庭劇的基調。一直到最後結尾,共黨進佔布拉格,歡樂的家庭突然有個極度悲慘的結尾。這種高度落差的手法我好像在別部電影看過,現在想到類似的只有<烈日灼身>,不過<烈>片可是很明白地在蘊釀最後的結局,<一>片則是有點過於突然。我想導演是想紀念在歷史變故中捷克人民失去的美好生活吧!1968年這個時間點對於捷克人來說也是不可能忽略的歷史。不過對我來說,這部片就只是一部家庭喜劇,缺少了點更深刻的感觸,我覺得一部份可能是編導的功力的問題。
3/10
Vesnicko ma strediskova-甜蜜家園(1985) [5/10]
導演:Jiri Menzel
初看時滿喜歡的,可是現在回想起來,並不是什麼特別有趣的片子,甚至是我這一系列看Jiri Menzel導演的片子中,手法和主題最淺顯的一部。故事以一個阿甘式的人物,來描寫鄉村生活的美好,批判都市化發展帶來的人心腐化,最後有個富人情味的快樂結局。不過導演的一些筆觸和捷克的風情讓這部片還算是值得一看。
Konec starych casu-告別的年代(1989) [6/10]
導演:Jiri Menzel
伐木工人變成富豪,一家人進駐了貴族居住的莊園,企圖擠身上流社會,可是還是掩不住自身粗俗的一面。他們招待一位神秘的公爵到家中作客,其實這位公爵卻是流落在外成流浪漢的前貴族,企圖騙吃騙喝。接下來的劇情大概就可想而知了,我還滿喜歡這種主客異位階級互換的趣味,尤其是公爵重溫他貴族的風範,享受眾人的仰慕,可還是掙扎於身為流浪漢的現實,看著這群裝腔作勢的假貴族,爭權奪利勾心鬥角。在喜鬧之餘,也還是有點辛酸的無奈。另外這部片應該還是有關於政治上的隱喻,同樣也是看不出來。
導演在場面調度,敘事手法上有其風格和功力,不過像<失翼靈雀>那般動人的影像魅力和感情張力,在其他我看到的片子中都不復存在,可惜了。
Obchod na korze-大街上的商店(1965) [6/10]
導演:Jan Kadar, Elmar Klos
感想以前寫過了,就整理如下
其實我對於種族迫害的可惡或莫名奇妙,猶太人的無辜或善良,並不是那麼感興趣亞利安人在大社會環境下的內心交戰,是比較有意思的題材,但其實這部片所呈現的天人交戰我覺得不算深入,男主角所面對的難題,其實一黑二白,清清楚楚。可是那漫長的煎熬,是一種歷程,營造出極強的戲劇張力,讓觀眾感受到亂世之下人心所受到的折磿和扭曲。男主角不斷在窗外窗內的場景遊移,那股逼人的意像,讓這部片某種程度上超越了單純劇情導向的層次 這是我覺得比較有感覺的地方
要講到對於種族迫害、戰爭、極權暴政的控訴、批判,我覺得電影可以有很多種表現手法和詮釋角度,大街上的商店所採取的方式則是最傳統的古典好萊塢式敘事方式,現在看來可說是有點老套了。
3/16
Les Quatre cents coups-四百擊(1959) [8/10]
導演:Francois Truffaut
沒想到有機會可以在大銀幕上重看四百擊,但也沒想到版本是這麼差勁,畫質模糊其實沒差,可是整個放映比例不對,畫面都變形了,看的實在是難過。不過儘可能地忽略這致命的缺點,這部經典還是讓我看的滿感動的。映後蔡明亮導演對這片的觀感也是很能讓我認同,關於少年對城市的依戀,和面對成人世界的衝擊。回想起我第一次看四百擊的感觸,其實是一個很簡單的故事,可是充滿了感情和動人的力量,好多好多的場面,比如說少年在教室的嬉戲、和老師的關係,和父母的相處,之後離家在街頭遊蕩,和他朋友的友情,最後被關入感化院後面對他母親的探視....這其中許多的細節都十分的準確,把身為人的孤獨寂寞用很平實卻動人的方式傳達了出來,最後凝聚在那永恆的結尾中。
其實現在回頭想想,很能夠理解蔡導演看本片看的淚流滿面的心情。
Hori, ma panenko-消防員的舞會(1967) [7/10]
導演:Milos Forman
非常特別的一部片子,如果我對這部片的評價打了點折扣的話,可能是我不太習慣這樣的片子吧?Milos Forman比起同是出身捷克的導演Jiri Menzel來說似乎是更厲害一些,同樣是政治諷刺喜劇,本片故事卻脫離了傳統英雄主導的敘事架構,導演創造了一個空間,用第三者的旁觀角度來觀看其中各種光怪陸離的趣事,觀眾找不到任何可以認同的角色,劇情還是能一步步地帶出一連串的高潮。內容爆笑至極,同時卻有種泠眼旁觀的疏離,和奇幻異質的氛圍。在狠狠地嘲諷批判之餘,結尾卻也在情感上留下難以忘懷的餘韻。如果我能夠更加理解本片在歷史文化政治上的指涉,感覺應該會更強烈,目前看來份量還是太輕了些(尤其那極短的片長)。不過就其美學風格,和對官僚體制及人性的批判諷刺來說,已經是一部妙不可言的傑作了。
Boy Meets Girl-男孩遇見女孩(1984) [?/10]
導演:Leos Carax
老實說,看不懂,當時又精神不濟,只記得有些鏡頭很美麗,有些話語很動人。抽像又自溺的片子。唉...
Intimni osvetleni-逝水年華(1966) [9/10]
導演:Ivan Passer
今年台北電影節最後一部片,對我來說也是個大驚喜。
一位小提琴家帶著年輕貌美的未婚妻,受他昔日好友的請託來到鄉下小鎮參加學校的音樂演奏會。就在演奏會之前,他們兩人和好友一家老小渡過了一段充滿音樂,平實而快樂的夏日時光。深夜兩位久未見面的好友把酒談心,憶及年輕時的抱負和理想,雖然年華不再,可是昔日情感襲上心頭,何不趁此夜色瘋狂一下不醉不歸呢...
簡單而平淡的故事,可是就好像真的是生命中的某一天,山明水秀,清風徐徐吹來,你到好友家作客,所有人都和善的歡迎你,一起享受著美食,飯後大家拿起樂器就這麼唱和了起來。走到街上,你看到小鎮居民仍然悠閒地過日子,早上參加了一場葬禮,隨後又看到大家在酒館裏飲酒唱歌,小孩子見著陌生的 訪客不免怕生卻還是好奇地偷偷望著....深夜終於大家都入睡後,你才有機會和多年不見的昔日好友安靜地坐下來,聽著音樂,聊著大家各自的際遇和心情,雖然人生總有遺撼,但這一刻才真正的體會到何謂幸福的滋味。
很難想像音樂是這麼地深入小鎮的生活之中,美好到令人羨慕又忌妒。而看到最後兩個男人全然地沈浸在音樂中,回憶著過去的理想和對人生的感觸,竟然有股直讓人起雞皮疙瘩的感動。導演非常清楚他要表達的是什麼,不用任何戲劇性的設計,直接營造出整個生活的氛圍,在平淡的日常細節中,一點一滴地把對人生的觀察和感觸傳達到觀眾的心中。美好、動人,同時也是真實而充滿智慧。
留言
張貼留言
留言身份若沒有Google帳號或其他網路ID,請使用名稱/網址的方式留言,網址可留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