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asnoye Yabloko(The Red Apple)(給我一顆紅蘋果)(1975)
以前看過《吉爾吉斯少年行》(港譯)的DVD,據稱是吉爾吉斯的第一部電影長片(這次查資料才發現2000年時台北電影節也以《養子》之名放映過)。而這次影展也讓我看到吉爾吉斯在獨立之前,在蘇聯電影中就佔有一席之地,根據影展的資料,導演Tolomush Okeyev是六零年代第一批在莫斯科接受電影教育的吉爾吉斯電影人中最著名的一位,此次影展選了他兩部導演作品《雪豹後裔》、《給我一顆紅蘋果》,以及一部他參與編劇的影片《海邊奔跑的斑點狗》,連同《革命鮮師》一起,就有四部以吉爾吉斯為背景的影片。
《給我一顆紅蘋果》看來是這四部片裏題材較貼近都市與現代的作品,甚至某種程度上脫離了一般民族電影的氣味。故事以一個中年男人的角度,回憶著他年輕時迷戀的一個女孩,他對女孩的迷戀實在太深,甚至危及了他現在的婚姻。影片以許多如夢似幻的回憶畫面加上現實中的各種生活片段,描述著男人對生活的猶疑與感觸,浪漫抒緩,文藝味十足。男人的職業是個知名畫家,他的妻子是電視主播,許多美麗的風景,加上人物都是東方臉孔,一時之間讓我有在看三廳電影的錯覺。情節其實很簡單,整部片沒有發生什麼大事,就是一個男人的心境轉折罷了,但拍的細緻有味,適合有點年紀的觀眾欣賞。
這部片網路上的(英文)資料非常非常的少,連海報都找不到,只有這看來沒啥代表性的劇照一張。
Tsisperi mtebi anu arachveulebrivi ambavi(Blue Mountains)(藍山)(1984)
在年代和題材上都和之前看過的《遺忘的笛聲》 有點接近,也是一窺俄羅斯諷刺喜劇電影風格和社會批判的有趣作品。故事以一個年輕作家試著要讓他的小說《藍山》出版的辛苦過程,誇張地諷刺了公家機關 (?)的官僚作風和效率不彰。我覺得比較有意思的是,當時蘇聯體制下,一部文學作品要出版到底要經過什麼樣的流程?片中的出版社看來像是國家管理的,而主 角是個作家卻也是出版社的職員,他必需要複印大量的小說原稿,分發給出版社裏許多的審查委員,並且要不時地去盯每個委員讀稿的進度,以其能順利地在審查會 中通過小說的出版。但問題不是在於小說的內容,而是根本沒有人讀過他的小說!
影片以季節變化標示不同的時間,以重覆的劇情讓觀眾看到這批文 稿散亂地流傳在一堆委員之中,日覆一日,所有的事都沒有進度。電影也以許多幽默的小橋段,呈現出整個制度的僵化與荒謬,所有人忙著打混度日,甚至沒有人在 意出版社大樓牆上不斷擴大的裂痕,一直到電影最後,大樓終於倒塌,其寓意不言而喻。在現今資本主義下的高倍數時代,看這部不同時空的電影實在是別有趣味。
《藍山》為喬治亞電影,全片以喬治亞語發音,本次影展其他喬治亞影片還有《青年作曲家之旅》、《祈禱》、《懺悔》,還有喬治亞出身的導演Sergei Parajanov的三部作品。說實在如果沒有查資料的話,我根本不會知道這些片和其他俄語發音的影片有何差別。
Monanieba(Repentance)(懺悔)(1984,1987)
電 影開始於一個女人和她正在做的蛋糕,報紙上登載著極具聲望的前市長過世的消息。在他下葬之後,屍體卻不斷地被人偷偷的挖掘出來,擺放到他及其兒孫所居住的 豪宅裏。終於警方抓到了盜墓的兇手,原來是一個女人,她在法庭上娓娓道出她的故事:她年幼時正是市長高壓執政的時期,她父親因參與古老教堂的保存抗爭活 動,而被市長下令逮捕入獄處決,她母親最後也難逃同樣的命運。前市長的兒子嚴詞否認這位女人在法庭上的指控,但這件事實的揭露卻震驚了前市長充滿道德理想 的孫子,最後他受不了其祖父的罪行和父親的否認而舉槍自盡。遭受喪子衝擊的市長兒子終於面對他內心的惡魔,他自己再度挖出他父親的屍體,從山谷上丟下。
喬治亞導演Tengiz Abuladze以超現實的嘲諷手法,塑造出這位外表和善卻自大獨裁的市長,還有被逮捕的人們在獄中困苦掙扎的心境。而最奇幻的場面在電影的後段,市長的兒子在暗室中面對著他父親幽魂的衝突段落(演員Avtandil Makharadze在 本片一人分飾父子兩角讓人印象深刻),激烈地表達出對歷史罪行的批判與憤怒。我並不是很能領會導演敘事的手法,和放在電影中的各種隱喻,甚至看到後來覺得 情緒有點失控了。但是看到結尾,我才發現這失控所為何來:電影在最後又回到了影片的開頭,仍然是那位女人和她的蛋糕,觀眾這才發現原來電影裏所有關於歷史 真相的大白,和獨裁犯罪著及其後代的強烈懺悔,都只是這女人的幻想罷了。過去的歷史已久遠,悲哀惆悵的情緒卻只能壓縮在這情緒觸動的一瞬之間,但時代又要 往哪前進呢?"不往教堂的道路,將到不了任何地方"(印象中的台詞)。這是個充滿詩意與力量的結尾。
電影批判了蘇聯史達林以及其手下的二號人物(也是喬治亞出身的)Beria的極權統治。據imdb看到的資料, 片中女人的童年遭遇也是源自歷史的真實事件。我不禁聯想到最近台灣關於228的新聞,雖然台灣的現代的政治氣氛和電影當年蘇聯的政治氣氛相當不同,白色恐 怖也不再是段被掩埋的歷史,但在寛恕過去邁向未來之前,人們需要的是遺忘還是一個真正的道歉與懺悔?這也是這部電影帶出的一個大哉問。
Bednyy, bednyy Pavel(Poor, Poor Pavel)(哭泣的沙皇)(2003)
這 部片在去年台北電影節放映時頗受好評,去年底也在台北光點上映。電影描述十八世紀末俄國短命的沙皇保羅一世的故事,他在母親凱薩琳大帝逝世後繼任,因長年 受壓抑而行事怪異,在群巨激憤之下,馮帕廉男爵暗中策劃政變行動,他一面扮演沙皇忠心的謀巨,一面說服皇子亞歷山大支持政變並繼承皇位。最後沙皇被粗暴地 謀殺,亞歷山大繼位,時代也邁入十九世紀。
這是部細致雕琢但又充滿現代感的歷史宮庭劇,也許是呈現史實,也許是別有寓意,影片沒有運用我原 本預期的大場景,反而盡是狹小的室內近景,映照出沙皇扭曲狹窄的心靈,最後亞歷山大一世的繼任也是在施工中的淩亂宮殿,盡顯權位鬥爭的粗暴混亂。演員們的 表演都十分傑出,劇情的核心人物,策劃政變的馮帕廉男爵,他沈穩多謀和其道德曖晦性十分地精彩,而瘋狂的沙皇,其孤獨多疑的性格,和其悲慘的下場也讓人感 到同情。這是場醜陋的暗殺政變,但每個人物都有讓觀眾認同或批判的一面,更呈現出在權力鬥爭中所有人的身不由己。
Tini zabutykh predkiv(Shadows of Forgotten Ancestors)(被遺忘祖先的影子)(1964)
Sayat Nova(Color of Pomegranate)(石榴的顏色)(1968)
Ashugi Qaribi(The Hoary Legends of the Caucasus)(吟遊詩人)(1988)
最後是導演Sergei Parajanov的 三部作品,其實沒什麼好說的,除了影片的拷貝品質不是很好之外,導演抽象的手法我實在看不懂,可能是改編自詩與壁畫的關係吧!只有《被遺忘祖先的影子》比 較偏向劇情電影,但其奇巧怪異的鏡頭我也看不出所以然。雖然並不排斥電影中抽象詩化的影像,但這幾部作品比較像是舞台劇或前衛藝術表演之類的風格,真是不 知從何欣賞起。所以不多說了,純粹記錄一下。
其他影片介紹及導演詳細資料可以上俄羅斯電影與文學影展的官方網站查詢。
以前看過《吉爾吉斯少年行》(港譯)的DVD,據稱是吉爾吉斯的第一部電影長片(這次查資料才發現2000年時台北電影節也以《養子》之名放映過)。而這次影展也讓我看到吉爾吉斯在獨立之前,在蘇聯電影中就佔有一席之地,根據影展的資料,導演Tolomush Okeyev是六零年代第一批在莫斯科接受電影教育的吉爾吉斯電影人中最著名的一位,此次影展選了他兩部導演作品《雪豹後裔》、《給我一顆紅蘋果》,以及一部他參與編劇的影片《海邊奔跑的斑點狗》,連同《革命鮮師》一起,就有四部以吉爾吉斯為背景的影片。
《給我一顆紅蘋果》看來是這四部片裏題材較貼近都市與現代的作品,甚至某種程度上脫離了一般民族電影的氣味。故事以一個中年男人的角度,回憶著他年輕時迷戀的一個女孩,他對女孩的迷戀實在太深,甚至危及了他現在的婚姻。影片以許多如夢似幻的回憶畫面加上現實中的各種生活片段,描述著男人對生活的猶疑與感觸,浪漫抒緩,文藝味十足。男人的職業是個知名畫家,他的妻子是電視主播,許多美麗的風景,加上人物都是東方臉孔,一時之間讓我有在看三廳電影的錯覺。情節其實很簡單,整部片沒有發生什麼大事,就是一個男人的心境轉折罷了,但拍的細緻有味,適合有點年紀的觀眾欣賞。
這部片網路上的(英文)資料非常非常的少,連海報都找不到,只有這看來沒啥代表性的劇照一張。
Tsisperi mtebi anu arachveulebrivi ambavi(Blue Mountains)(藍山)(1984)
在年代和題材上都和之前看過的《遺忘的笛聲》 有點接近,也是一窺俄羅斯諷刺喜劇電影風格和社會批判的有趣作品。故事以一個年輕作家試著要讓他的小說《藍山》出版的辛苦過程,誇張地諷刺了公家機關 (?)的官僚作風和效率不彰。我覺得比較有意思的是,當時蘇聯體制下,一部文學作品要出版到底要經過什麼樣的流程?片中的出版社看來像是國家管理的,而主 角是個作家卻也是出版社的職員,他必需要複印大量的小說原稿,分發給出版社裏許多的審查委員,並且要不時地去盯每個委員讀稿的進度,以其能順利地在審查會 中通過小說的出版。但問題不是在於小說的內容,而是根本沒有人讀過他的小說!
影片以季節變化標示不同的時間,以重覆的劇情讓觀眾看到這批文 稿散亂地流傳在一堆委員之中,日覆一日,所有的事都沒有進度。電影也以許多幽默的小橋段,呈現出整個制度的僵化與荒謬,所有人忙著打混度日,甚至沒有人在 意出版社大樓牆上不斷擴大的裂痕,一直到電影最後,大樓終於倒塌,其寓意不言而喻。在現今資本主義下的高倍數時代,看這部不同時空的電影實在是別有趣味。
《藍山》為喬治亞電影,全片以喬治亞語發音,本次影展其他喬治亞影片還有《青年作曲家之旅》、《祈禱》、《懺悔》,還有喬治亞出身的導演Sergei Parajanov的三部作品。說實在如果沒有查資料的話,我根本不會知道這些片和其他俄語發音的影片有何差別。
Monanieba(Repentance)(懺悔)(1984,1987)
電 影開始於一個女人和她正在做的蛋糕,報紙上登載著極具聲望的前市長過世的消息。在他下葬之後,屍體卻不斷地被人偷偷的挖掘出來,擺放到他及其兒孫所居住的 豪宅裏。終於警方抓到了盜墓的兇手,原來是一個女人,她在法庭上娓娓道出她的故事:她年幼時正是市長高壓執政的時期,她父親因參與古老教堂的保存抗爭活 動,而被市長下令逮捕入獄處決,她母親最後也難逃同樣的命運。前市長的兒子嚴詞否認這位女人在法庭上的指控,但這件事實的揭露卻震驚了前市長充滿道德理想 的孫子,最後他受不了其祖父的罪行和父親的否認而舉槍自盡。遭受喪子衝擊的市長兒子終於面對他內心的惡魔,他自己再度挖出他父親的屍體,從山谷上丟下。
喬治亞導演Tengiz Abuladze以超現實的嘲諷手法,塑造出這位外表和善卻自大獨裁的市長,還有被逮捕的人們在獄中困苦掙扎的心境。而最奇幻的場面在電影的後段,市長的兒子在暗室中面對著他父親幽魂的衝突段落(演員Avtandil Makharadze在 本片一人分飾父子兩角讓人印象深刻),激烈地表達出對歷史罪行的批判與憤怒。我並不是很能領會導演敘事的手法,和放在電影中的各種隱喻,甚至看到後來覺得 情緒有點失控了。但是看到結尾,我才發現這失控所為何來:電影在最後又回到了影片的開頭,仍然是那位女人和她的蛋糕,觀眾這才發現原來電影裏所有關於歷史 真相的大白,和獨裁犯罪著及其後代的強烈懺悔,都只是這女人的幻想罷了。過去的歷史已久遠,悲哀惆悵的情緒卻只能壓縮在這情緒觸動的一瞬之間,但時代又要 往哪前進呢?"不往教堂的道路,將到不了任何地方"(印象中的台詞)。這是個充滿詩意與力量的結尾。
電影批判了蘇聯史達林以及其手下的二號人物(也是喬治亞出身的)Beria的極權統治。據imdb看到的資料, 片中女人的童年遭遇也是源自歷史的真實事件。我不禁聯想到最近台灣關於228的新聞,雖然台灣的現代的政治氣氛和電影當年蘇聯的政治氣氛相當不同,白色恐 怖也不再是段被掩埋的歷史,但在寛恕過去邁向未來之前,人們需要的是遺忘還是一個真正的道歉與懺悔?這也是這部電影帶出的一個大哉問。
Bednyy, bednyy Pavel(Poor, Poor Pavel)(哭泣的沙皇)(2003)
這 部片在去年台北電影節放映時頗受好評,去年底也在台北光點上映。電影描述十八世紀末俄國短命的沙皇保羅一世的故事,他在母親凱薩琳大帝逝世後繼任,因長年 受壓抑而行事怪異,在群巨激憤之下,馮帕廉男爵暗中策劃政變行動,他一面扮演沙皇忠心的謀巨,一面說服皇子亞歷山大支持政變並繼承皇位。最後沙皇被粗暴地 謀殺,亞歷山大繼位,時代也邁入十九世紀。
這是部細致雕琢但又充滿現代感的歷史宮庭劇,也許是呈現史實,也許是別有寓意,影片沒有運用我原 本預期的大場景,反而盡是狹小的室內近景,映照出沙皇扭曲狹窄的心靈,最後亞歷山大一世的繼任也是在施工中的淩亂宮殿,盡顯權位鬥爭的粗暴混亂。演員們的 表演都十分傑出,劇情的核心人物,策劃政變的馮帕廉男爵,他沈穩多謀和其道德曖晦性十分地精彩,而瘋狂的沙皇,其孤獨多疑的性格,和其悲慘的下場也讓人感 到同情。這是場醜陋的暗殺政變,但每個人物都有讓觀眾認同或批判的一面,更呈現出在權力鬥爭中所有人的身不由己。
Tini zabutykh predkiv(Shadows of Forgotten Ancestors)(被遺忘祖先的影子)(1964)
Sayat Nova(Color of Pomegranate)(石榴的顏色)(1968)
Ashugi Qaribi(The Hoary Legends of the Caucasus)(吟遊詩人)(1988)
最後是導演Sergei Parajanov的 三部作品,其實沒什麼好說的,除了影片的拷貝品質不是很好之外,導演抽象的手法我實在看不懂,可能是改編自詩與壁畫的關係吧!只有《被遺忘祖先的影子》比 較偏向劇情電影,但其奇巧怪異的鏡頭我也看不出所以然。雖然並不排斥電影中抽象詩化的影像,但這幾部作品比較像是舞台劇或前衛藝術表演之類的風格,真是不 知從何欣賞起。所以不多說了,純粹記錄一下。
其他影片介紹及導演詳細資料可以上俄羅斯電影與文學影展的官方網站查詢。
留言
張貼留言
留言身份若沒有Google帳號或其他網路ID,請使用名稱/網址的方式留言,網址可留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