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之歌》Grbavica (2005) (2006和平影展)
之前才剛看過《The Secret Life of Words》,總覺得《旅行之歌》會得柏林大獎絕對是有其政治考量,似乎巴爾幹半島的戰爭變成了歐洲人檢驗良心的指標。《愛在黎明破曉時》中Celine也說她"痛恨在(維也納)南方兩百公里正在發生戰爭,大家卻漠不關心",老實說對身在台灣的我來說,除了關心,我不知道還能做什麼?
上網稍微查了一下波士尼亞這段戰爭的歷史,分裂、獨立、內戰,種族和宗教的衝突,到今天這個國家還在承後戰爭的後果,經濟困頓,政權不隱....看半天還是搞不懂來龍去脈,我大概不是讀歷史的料吧。
《旅行之歌》其實不談關於戰爭的緣由,或是政治、種族、宗教的背景(大概是因為這些議題太過敏感),導演很有策略地用很簡單的故事和情境,以感性的角度呈現出現今波士尼亞戰後人心的狀態;劇中人忙著上學、工作、談戀愛、吵架....等等芝麻小事,用親情、愛情和身世之謎來包裝,卻在背景放入許多這城市的現況。經濟蕭條讓母親拼命工作也付不起女兒旅行的費用,曾是醫學院學生的她如今卻只能在舞廳當服務生;她遇見了一位戰前在讀經濟的男人,他現在也只能在舞廳當保鑣替老闆幹些不法的系當,兩人開始接近竟然是因為這城市到處都在開挖亂葬抗,而他們都曾經尋找過親人的屍首。片中的小女兒和男同學開始談戀愛,也是因為兩人的父親都是戰爭烈士,身為烈士遺族在學校似乎是個驕傲的身份。戰爭的陰影看來在生活中無所不在。
如何活下去是個隱含的議題,要墮落沈淪、要離開、還是要努力撐下去?整個社會似乎充滿了勢利、漠不關心、互相鬥爭的氣氛;那位保鑣,最後因為女主角而去做了原本不願意做的事,最後選擇離開這個國家,卻在臨別之前,女主角問他:「你走了,誰來認你父親的屍體?」。對照到女主角隱忍著過去戰爭痛苦的回憶和對男人的恐懼,辛苦地撫養女兒,也努力地想要接受新的愛情,到最後湊到旅行費也是因為他人溫情的幫助。兩人不同的態度正好道出了導演的觀點。
還有暴力的議題,我個人很不喜歡電影用槍之類的東西來製造劇情的衝突,這部片也出現了槍枝,也沒有用的很高明,但那把槍似乎代表了戰爭暴力如何地遺留到下一代。另外身為烈士遺族可以輕鬆得到旅遊補助,身為戰爭受害婦女卻只能領微薄的救濟金。也許我的感覺不確實,但從片中似乎感覺出整個社會從教育就很注重民族意識,包括女兒在學校唱的歌或唸的詩,正面來看是對城市和民族濃厚的感情,不過在高潮的真相大白時,母親對女兒流露出的恨意,也包含了種族之間的仇恨。戰爭雖然結束了,可是過去的歷史恩怨與仇恨,人心的黑暗暴力,可有散去的一天呢?
電影手法樸實無奇,故事在結尾高潮之前沒太多煽情狗血,很多元素都藏故事的背景之中,讓觀眾自然地去挖掘,這也是這部片成功的地方,不然以這麼通俗的劇情,若是以好萊塢的方式來拍,很容易會變得俗不可耐。不過片商的宣傳文案裏,直接把片尾的真相給說出來了,不知道這樣會怎樣影響觀影的感覺?
映後座談裏談到了女性主義的角度,原來在不知道結局的情況下,可以把母親對女兒隱瞞生父身份這件事解讀成對身為"烈士遺族"的反抗,這或許是聯想太多了點,而片中的結果是,女主角在身為受暴婦女和身為母親的身份的衝突之下,她選擇了當一個母親,選擇了為了親情、為了家國民族而努力活下去。我想到和平影展的另一部片《非關命運》,少年從集中營生還,卻隱約地反叛了身為戰爭受害者,身為猶太人承受歷史苦難的身份;兩部片觀點相對照,實在有趣。
通俗而安全,卻也不乏誠意和感人力道的一部片;從人道觀點,透過電影以較深刻的角度來關懷波士尼亞戰後現況,讓觀眾以新聞報導之外的角度來認識發生在世界另一端的故事,我想是這部片最大的價值所在。
之前才剛看過《The Secret Life of Words》,總覺得《旅行之歌》會得柏林大獎絕對是有其政治考量,似乎巴爾幹半島的戰爭變成了歐洲人檢驗良心的指標。《愛在黎明破曉時》中Celine也說她"痛恨在(維也納)南方兩百公里正在發生戰爭,大家卻漠不關心",老實說對身在台灣的我來說,除了關心,我不知道還能做什麼?
上網稍微查了一下波士尼亞這段戰爭的歷史,分裂、獨立、內戰,種族和宗教的衝突,到今天這個國家還在承後戰爭的後果,經濟困頓,政權不隱....看半天還是搞不懂來龍去脈,我大概不是讀歷史的料吧。
《旅行之歌》其實不談關於戰爭的緣由,或是政治、種族、宗教的背景(大概是因為這些議題太過敏感),導演很有策略地用很簡單的故事和情境,以感性的角度呈現出現今波士尼亞戰後人心的狀態;劇中人忙著上學、工作、談戀愛、吵架....等等芝麻小事,用親情、愛情和身世之謎來包裝,卻在背景放入許多這城市的現況。經濟蕭條讓母親拼命工作也付不起女兒旅行的費用,曾是醫學院學生的她如今卻只能在舞廳當服務生;她遇見了一位戰前在讀經濟的男人,他現在也只能在舞廳當保鑣替老闆幹些不法的系當,兩人開始接近竟然是因為這城市到處都在開挖亂葬抗,而他們都曾經尋找過親人的屍首。片中的小女兒和男同學開始談戀愛,也是因為兩人的父親都是戰爭烈士,身為烈士遺族在學校似乎是個驕傲的身份。戰爭的陰影看來在生活中無所不在。
如何活下去是個隱含的議題,要墮落沈淪、要離開、還是要努力撐下去?整個社會似乎充滿了勢利、漠不關心、互相鬥爭的氣氛;那位保鑣,最後因為女主角而去做了原本不願意做的事,最後選擇離開這個國家,卻在臨別之前,女主角問他:「你走了,誰來認你父親的屍體?」。對照到女主角隱忍著過去戰爭痛苦的回憶和對男人的恐懼,辛苦地撫養女兒,也努力地想要接受新的愛情,到最後湊到旅行費也是因為他人溫情的幫助。兩人不同的態度正好道出了導演的觀點。
還有暴力的議題,我個人很不喜歡電影用槍之類的東西來製造劇情的衝突,這部片也出現了槍枝,也沒有用的很高明,但那把槍似乎代表了戰爭暴力如何地遺留到下一代。另外身為烈士遺族可以輕鬆得到旅遊補助,身為戰爭受害婦女卻只能領微薄的救濟金。也許我的感覺不確實,但從片中似乎感覺出整個社會從教育就很注重民族意識,包括女兒在學校唱的歌或唸的詩,正面來看是對城市和民族濃厚的感情,不過在高潮的真相大白時,母親對女兒流露出的恨意,也包含了種族之間的仇恨。戰爭雖然結束了,可是過去的歷史恩怨與仇恨,人心的黑暗暴力,可有散去的一天呢?
電影手法樸實無奇,故事在結尾高潮之前沒太多煽情狗血,很多元素都藏故事的背景之中,讓觀眾自然地去挖掘,這也是這部片成功的地方,不然以這麼通俗的劇情,若是以好萊塢的方式來拍,很容易會變得俗不可耐。不過片商的宣傳文案裏,直接把片尾的真相給說出來了,不知道這樣會怎樣影響觀影的感覺?
映後座談裏談到了女性主義的角度,原來在不知道結局的情況下,可以把母親對女兒隱瞞生父身份這件事解讀成對身為"烈士遺族"的反抗,這或許是聯想太多了點,而片中的結果是,女主角在身為受暴婦女和身為母親的身份的衝突之下,她選擇了當一個母親,選擇了為了親情、為了家國民族而努力活下去。我想到和平影展的另一部片《非關命運》,少年從集中營生還,卻隱約地反叛了身為戰爭受害者,身為猶太人承受歷史苦難的身份;兩部片觀點相對照,實在有趣。
通俗而安全,卻也不乏誠意和感人力道的一部片;從人道觀點,透過電影以較深刻的角度來關懷波士尼亞戰後現況,讓觀眾以新聞報導之外的角度來認識發生在世界另一端的故事,我想是這部片最大的價值所在。
alfredo 你好, 冒昧過來打擾. 我也寫了一篇有關「殤城遺恨 / 旅行之歌」這電影的小文章, 誠意邀請你過來參觀一下交流交流, 請多多指教!
回覆刪除http://blog.yam.com/bearhung/article/9214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