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金馬影展的一些重量級影片都上院線了,不知道會不會再寫出第六篇?(或許不需要,因為它們都太紅了)
《雨季不再來》(Daratt - 2006)是部非常難得的查德(在非洲)電影(雖然是多國製作),從imdb的資料來看,導演Mahamat-Saleh Haroun在1999年就以處女作《Bye Bye Africa》 在威尼斯影展拿了一些獎,今年這部新作更是拿下了評審團特別獎等多項獎項。就我看來,這部片其中的荒漠和村落景觀,讓我聯想到一些伊朗電影,而簡單的情節、稀少的對白、樸實的鏡頭和看來是非職業演員的演出,則是常見十足低成本電影的風格。
故事從政府宣布不追究內戰時期戰犯的罪行開始,十六歲的少年決定帶把手槍,孤身到城裏尋找殺父仇人,但當年的殺父兇手現在已成為麵包師父,少年隱暪身份成為他的學徒,兩人之間逐漸培養出如父子一般的感情,這復仇之路要怎樣了結呢?簡樸的手法讓這原本可以拍得很狗血的故事變得有質感和力道,兩位主角的選角成功,加上一些有效的角色設計,讓兩人即使寡言還是能帶動整部電影。除了愛與仇恨的掙扎之外,電影也帶到一些關於傳統社會中的性別階級,還有城市商業發展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其實就情節來看,算是很工整沒太多驚喜之處,尤其結局收尾的太快,有點缺乏力道。
不過我喜歡它的攝影和一些鏡頭設計,街頭騷動後留下滿地的鞋子,麵包坊中主角黑色皮膚上佈滿汗水以及混雜著麵粉灰,或是汽車行進時沙石路上揚起的土灰,還有最後沙漠中的處決,在影像上讓人留下深刻印象。
只是我在想,這部十足影展風格的電影,除了在影展巡迴以及在某些國家的藝術院線上映之外,不知道是否有在查德本地找到觀眾呢?
**
在當年看過《瘋狂店員》(Clerks.- 1994)之後,沒想到它還會再拍續集,而且是相隔了十二年!想想真是光陰似箭。導演Kevin Smith也從首集讓人捧腹大笑驚奇不斷的天才年輕導演,變成了專拍泠笑話電影的過氣中年。《瘋狂店員II》(Clerks II - 2006)除了回鍋一些關於電影和性的低級笑話之外,在手法上已經是一部標準的好萊塢主流電影,失去了第一集那生猛無法預期的魅力,但這也是導演已不再年輕的理所當然吧!
劇情在不斷耍嘴皮子之中,主角猶疑著是不是該結束渾渾噩噩的生活,和女友結婚迎向美滿積極的人生?這前中年期的焦慮或許反映了導演自己經歷過的心情,但電影中把這對於未來的抉擇轉變成一段答案一目了然的三角戀情,然後在求婚與擁吻之中結束這部電影的命題,「忠於自我」是理所當然的標準答案,只是這真有那麼容易嗎?
雖然還是節奏緩慢泠笑話不斷,但對於看過《瘋狂店員》的老觀眾來說,是個緬懷青春感嘆時光飛逝的機會,對於一般觀眾而言,也是一部充滿超尺度笑點兼有生活省思的有趣電影。至於是否能從這部電影找到什麼,我想各人感觸冷暖自知。
**
剩下兩部搖滾紀錄片,《搖滾世代》(Glastonbury- 2006)是英國Glastonbury音樂祭三十屆紀念影片,這部片真的只是"紀錄"與"紀念"而已,視野更廣的論述分析批判相對而言不是很多。影片剪輯了歷屆音樂祭的畫面,一段段的搖滾演出,和許多場內外實況畫面,非常成功地呈現出那瘋狂、熱烈、驚奇、混亂、充滿汗水惡臭和美妙搖滾的節慶氣味;影片也記錄了35年來音樂祭的質變,搖滾反叛精神和公權力與商業化的拉鋸,沒有過多的論斷但仍然有反思的空間。我想對於熟知搖滾的樂迷來說,看這部片應該會有很多的樂趣,就我而言我只認得其中的一小部份樂團和藝人,但光是看到近結尾前Pulp完整演出我熟悉的"Common People",在35mm大畫面和力道十足的音響之下,就己經讓我很興奮了,而且整部片所有的歌曲都有中文字幕翻譯。本片應該會在明年初上院線。
相較於《搖滾世代》充滿了聲光音樂和臨場氣氛,《龐克精神》(Punk: Attitude- 2005)則是大量訪談和歷史片段剪輯而成的一部較制式紀錄片;這次金馬影展放的是放映畫質較差的Betacam,中文字幕的準確性也有改進空間,電影裏面被切割成一段段的音樂片段,還有一堆大堆頭搖滾明星樂團的name dropping,也是一部樂迷會比較有感覺的影片,非樂迷如我則看得比較幸苦,對我而言比較單純是龐克音樂歷史的快速認識與回顧。
我發現其實我還滿喜歡龐克音樂的一些簡單直接的風格,我不太在乎音樂的相對粗糙,而歌詞和表演的反叛與挑釁,我聽不懂英文也沒親臨現場所以無關緊要,反正時至今日,龐克搖滾可以是收編到主流的一種音樂風格罷了。而中文歌曲,在我的聆聽經驗中,在音樂和精神上最接近片中的龐克樂團風格的,大概就是濁水溪公社吧。
關於這兩部片我沒太多好說的,以下精彩文章可以參考。
音速青春:搖滾金馬 - 聲音與光影的對話音速青春:龐克的態度 Punk: Attitude
留言
張貼留言
留言身份若沒有Google帳號或其他網路ID,請使用名稱/網址的方式留言,網址可留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