嘮嘮叨叨的一篇。
**
「有河book」這家新開的書店最近在網路上滿紅滿熱鬧,周日台北行,看了兩部電影,順道,也可說是專程去淡水這家書店走了一趟,於是Blog以記之。
長春戲院目前正在上的四部電影可說是金馬影展大會串,這次觀賞了在金馬影展搶不到票的兩部;《吹動大麥的風》是肯洛區的今年得坎城大獎的新作,肯老的手法一如以往,只是這次故事較令人激動,是部讓我會想寫觀影感想的作品;至於阿莫多瓦的《玩美女人》實在太神奇,讓我沒法寫些什麼。他可以把謀殺、亂倫、偷情、親子關係、靈異…等等奇情元素融成一爐,變成這麼一部悲傷、感性、幽默又動人的作品,實在是厲害,不過我還是比較喜歡《我的母親》。
《巴黎我愛你》本來之前新竹金馬巡迴有排這部片,但片商不知為何毀約,所以我與這部片失之交臂。雖然這部片似乎還是值得一看,但是一堆導演拍的五分鐘短片剪湊而成的一部電影,只為了建構對一個城市的浪漫想像,這就我看來實在很像是一部無聊的約會電影。所以我暫時放棄,當然這只是我不負責任的偏見,日後若看了DVD有需要再修正。
**
每次這種一次上一堆好片的時候,我就有種被綁架到戲院的感覺,雖然是自己的選擇,但其實又不算是自己的選擇。而且看完這兩部,算是個人漫長金馬季節的結束,不免有種空虛的感覺。
老實說,我有點懷念以前那個看盧貝松會很感動,看肯洛區會睡著的我。想到以前我很愛的《終極警探》,這動作片之所以歡樂無比,可能是因為我會去注意布魯斯威利是怎樣地把恐怖分子一個接一個幹掉,他從44樓跑到47樓又跑到46樓,還有他怎樣地反應每一個危機之類的細節。當然還有布魯斯威利怎樣去表現出一個打不死的硬漢,同時嘴巴又很精準地吐出一個又一個的笑話。那時候我還沒去想什麼美國人對日本人和歐洲人的敵視,還有牛仔精神和越戰創傷之類的潛意識。
現在看電影好像沒有那時那麼快樂,時代老了,我也老了。
像是有一天發現我所謂的好片就是那些反映出"這世界是多麼令人難過"的片子,不知道是這時代讓所有好導演都去拍悲觀的電影,還是我再也沒法真的去喜歡那些歡樂的作品?
**
以上和「有河book」有何關係?好像沒什麼關係....反正寫一寫就寫成這樣子。
**
會想到有河book看看,一是因為這間書店是686和他老婆隱匿開的,我從他新聞台時代初期就看他的影評文字到現在,可說是"從小看到大",他開了間書店讓大家參觀,哪有不去瞧瞧的道理?二是因為有河book在網路上實在是很熱鬧,好像不去看看然後blog一番不行。再來是有河book坐捷運就可以到了,既然來到台北哪有什麼交通不便的藉口可說?
但或許最重要的原因是,我這被困在工作和電影之間的狼狽上班族莫名的衝動,想看看為了追求夢想的生活方式辭了工作而開的書店,會是長什麼樣子。
**
在周日晚上淡水的人潮中,看到有河book的招牌和入口,實在是難以形容的感覺;老實說我對小的獨立書店沒什麼概念和想像,而且又開在淡水河岸旁,實際從一樓的人聲鼎沸,走到二樓別有洞天的那感覺,也只能用超現實來形容。
因為是晚上,看不到傳說中白天的景觀,書店也比想像的小,原本想說可能就偷偷上去看看,再偷偷走人,但大概是因為那超現實的氣氛與親暱的空間所致,決定跟686打個招呼"相認"一番。從網路id到本尊相見,這感覺也是有點超現實。
見到686本人,我不會說"人如其文",因為我覺得他的文章大都滿嚴肅的。
問686開書店是他的夢想嗎?他說他的夢想其實是能夠有個地方大家能一起看電影聊電影,想找回純粹的觀影樂趣;可能有些時候,把書店的桌椅撒掉,掛上布幕,架上投影機,找個三五好友同好一起來看片聊天(其實也塞不下更多人了)。他還說或許跨年時可以來放庫柏力克的《鬼店》,氣氛十足。(真是詭異的選擇)
純粹的觀影樂趣啊....
**
莫名地厚臉皮賴在書店裏一個小時多純打屁聊天,認識了幾位只聞其名的網路名人。最後還揮揮衣袖沒帶走一本書也沒喝掉一杯咖啡,真不好意思。
**
隱匿之前在有河book網站上寫了一首詩, 一句「我想我會甘心過這樣的日子」讓我感觸良多。
什麼樣的日子會讓我甘心地過下去?
什麼樣的夢想什麼樣的生活方式讓我想去追求?
眼前686夫婦找到了一個答案,而我還在找。
**
回程坐在客運上,有點疲累,用耳機聽著Bob Dylan的歌曲,他唱著:"I was so much older then, I am younger than that now.",真是難以形容的感覺。
**
沒營養的Blog一篇。
"我覺得他的文章大都滿嚴肅的。"
回覆刪除是嗎?呵呵
我自己倒覺得有時
有些幽默
有些落寞
有些灑脫
有些牽拖
還算是蠻有感情的吧?
呵呵
回覆刪除這算是你的自我介紹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