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展

2008金穗獎隨手記:紀錄片類

今年有幸可以提早看到金穗獎入圍作品,觀後感簡記於下,都是個人主觀感想。

本篇為紀錄片類。

《綠的海平線》-- 很好看,這部片在技術細節上的完成度很高,包括唸白、配樂、字卡的設計,煽情十足。不過更重要的是它講了一個動人的大時代故事,亂世之下身不由已的少年們飄零的人生。本來以為內容會只放在二戰時期,但後段片中人物開花散葉,歷經了二二八、文革、日本戰後等等不同文化中的遭遇,一開始覺得有點混亂,但到後來也算是理解這樣設計的意義,如果整體的架構更清楚一點會更好,也許是片長太短的關係。裏面有各種不同的語言和文化符號的運用,本來也讓我有很多意識型態上的聯想,但想想這部片最根本的還是從人的角度為主,從日本殖民時代生長的這些人的語言和價值觀來出發,營造出一個感人的情境,其他的什麼也就不那麼重要了。

《雲的那端》(60分鐘版) --看完感覺有點折磿人,上網一查才知道原版有102分鐘,是多了些什麼?結構有變化嗎?內容有新的進展嗎?不過60分鐘版本就夠讓人不忍了。這算是一部私電影吧?很多紀錄片作者都會把攝影機對著自己身邊的人,出於對影像和記錄的執迷,出於對自身的恐懼與反省,誠實似乎是最高的指導原則,停不下手是不得不然。但到後來我已經覺得有點暴力與不耐了,雖然我不覺得攝影機必然真的對導演的女兒有什麼影響或傷害,只是我對影像的信仰並沒有那麼的大,大到可以拿它來面對自己人生的困境。當然這是我一時的情緒感想,畢竟影片也結束了。

《我愛小魔頭》-- 這部片的格局就滿公視的,適合電視上放,缺少電影的份量,不過本來就是這樣吧。很直接地紀錄了國小老師和學生一年間的生活片段,但重點其實是放在老師身上,她的性格和熱誠,在學校遭受的挫折等等,最後離別的告白也滿感人。就結構上並沒有真的對什麼主題挖深去辯證,對教育對學校的現實雖然還是點到了一些問題,不過大部份的時間還是以呈現課堂中感人的片段為主。

《細細腳步大路行》-- 以鄉土攝影師葉裁為主題的紀錄片,關於他的人,他的照片和理念,短短的片長以介紹和宣傳為內容,光是看照片就覺得很好看很動人,至於看完照片之後有怎樣的省思,就留給觀眾了,影片並沒有什麼其他更大的企圖。

《禮物》-- 對這部片的感覺和上一部片很像,題材換成了木雕藝術,藝術家變成了好幾個人,片長較長,手法更平凡。

《草木戰役》-- 可惜拿到的DVD畫質很糟,逼得我放棄用投影機改用一般電視來觀賞,其實這部片在技術的完整度上不輸《綠的海平線》,旁白、音樂....尤其在攝影上。重點是這部片的"魂"在於透過一個新鮮的觀點和充滿詩意的語氣來談台灣的生態、歷史、文化、政治,當然表面上是著眼在台灣植物生態的演變,透過一個一個小段落講了很多植物的故事,可是背後的隱喻觀照可說昭然若揭。但我總覺得整部片談得有點瑣碎紛亂,結論又白得有點失去了味道和視野。


留言

  1. 請問以後在哪裡可以觀賞第三十屆金穗獎所有的入圍影片呢?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留言身份若沒有Google帳號或其他網路ID,請使用名稱/網址的方式留言,網址可留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