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充滿大量劇情透露和主觀感想)
《為愛朗讀》(The Reader - 2008)
前一陣子奧斯卡季入圍影片盡出,《為愛朗讀》是最後一部也是原本我不算非常期待的一部,因為這部片在北美影評的評價好像有點兩極,沒想到看完卻是我最喜歡的一部。這部片在情節上有許多可玩味之處,以下是個人的解讀和一些碎碎唸的感想。
本片改編自德國作家Bernhard Schlink 1995年的小說,描寫主角麥可回憶年少時一段青春禁忌戀情如何影響了他的一生。故事發生在戰後的德國,他當時和年長他許多的公車驗票員漢娜有了一段夏日之戀,他們做愛、出遊、朗讀,直到漢娜不告而別。麥可再度見到漢娜已是數年之後,他當時是大學法律系學生,旁聽一場德國二戰戰犯罪行的審判,麥可驚覺漢娜就坐在被告席,被指控在二戰為納粹工作期間造成數百名猶太人的死亡。
電影以戰爭罪行對戰後德國人的良心折磨為背景,描寫的卻是在歷史、道德的背後那複雜難解的真實人性。故事的策略非常清楚,透過第一段麥可和漢娜的戀情和第二段整個情節翻轉的對比,逼使觀眾去認同、思考角色在被控為納粹壓迫者的處境和道德困境,讓他們的情感掙扎超越所謂政治正確的觀點,透過說故事的權力來反思歷史詮釋、道德批判的權力。但最動人的地方還是在於導演Stephen Daldry對其角色的濃厚情感,鏡頭貼近角色,刻劃他們難解的處境,同時又留了許多空間不多加詮釋,讓這些角色透過觀眾的思考而長出份量。
電影的第一段麥可和漢娜的相遇相戀,那雨中溼濘的氣息、後來兩人慾望的窺視、浴室內的水氣和引誘、青春靦腆面對成熟女人的不知所措。這一大段戲拍得引人、親膩,而後不管是漢娜房間的光影、氣息,或是不斷出現公車的母題,在攝影、鏡頭、剪接的講究下都充滿了電影感。更值得玩味的是兩人的心理刻劃,麥可的純真、坦率與投入,與漢娜的封閉、神秘,兩人的關係充滿了有意無意的權力拉距。成熟的漢娜掌控了關係的進退,她利用性愛和麥可依戀來交換麥可朗讀書籍給她聽,但年輕的麥可掌握了青春、知識與階級的優勢,無意之間讓天平稍稍地左右擺盪。(凱特溫斯雷和年輕演員David Kross都有很迷人精彩的演出。)
電影第二段揭露了漢娜的秘密:她不識字而且深以為恥,她為了保守這個秘密她不惜逃離她的工作,甚至承擔超過她所做的罪行。電影沒明說的是漢娜身為文盲的身份如何內化成為她最大的恐懼?當法官詢問她為何要犯下這些罪行時,她讓盡忠職守成為她最大的辯護而反問:換成是你該怎麼辦?明顯地她無法理解這場審判的意義,以及她至少可以在法庭上表達懺悔哀痛之意。這裏隱約呈現了漢娜雖被控為納粹壓迫者,但她其實是被社會階級壓迫、利用的受害者,她缺乏文字的能力或許是出於貧窮,這讓她無法在階級上往上爬,無法和環境溝通(一部份可能也是出於她的孤獨性格),這直接或間接地造成她情感的封閉。而法庭對她的審判,甚至其他被告串供誣陷於她,都一再重現了此等社會運用知識的權力壓迫。
愛情和社會中的權力關係是這部片的重要主題,但面對戰爭罪行的道德衝突更是劇情的核心。麥可當下理解了漢娜的秘密與心結,與當年愛情的真相(是否漢娜利用他如同利用那些集中營的女孩?)。他選擇不揭露真相為漢娜辯護,一方面或許是他決意成全漢娜保守秘密的意志,更或許是集中營駭人的罪惡深深地折磨著他,讓他無法原諒漢娜的所做所為。他的坐視讓漢娜被判處無期徒刑,而他的感情與良心也因此蒙上了陰影。
電影第三段則是麥可多年的情感掙扎和自我贖罪的嘗試,他重新朗讀兩人當年閱讀的書,錄下來寄給在牢中的漢娜,這表達了故事在愛與道德之外對文學藝術的信仰。但這也是一種權力的展現,因為麥可認為漢娜不可能回應(她不會寫字!)。誰知漢娜終於鼓起勇氣掙脫心裏的牢籠,努力地學寫字,寫成了一封簡單信寄給麥可。對比於過去兩人像是主客易位,年老的漢娜熱切地拋出她的情感,反而麥可心事重重,不知如何面對她。
一直到漢娜要出獄前兩人才見了面,漢娜熱切地期盼換來的卻是麥可的冷漠以對,他問:妳還會想起過去的事嗎?那些集中營的往事?麥可如同當年的審判一般,用對罪行的控訴來換得道德制高點,歷史的陰影讓他無法再以情人的恣態來面對漢娜,但同時他也藉此來掩飾他的不知所措和愧疚。最後洞悉麥可心事的漢娜失去了僅剩的希望,選擇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只有死亡才能讓她扳回最後一城)。
電影最後的高潮在傷心的麥可遵照漢娜的遺願來到美國,要把她最後剩下的存款交給當年控告她的受害者。在這場空氣像是為之凝結的對手戲中(雷夫范恩斯和好久不見的李娜歐林精彩的演出),青春回憶的重量、歷史的罪行、社會階級的壓迫、愛恨與愧疚,造就三人一生的種種複雜情感在此安靜的碰撞,創造出難以言喻的情境。麥可過去用歷史罪行來審判漢娜,但此時受害者正以同樣的姿態審視著他,宣示著她才是真正有資格和權力來談原不原諒的人。(諷刺的是,這位猶太女士在談論著這筆錢該捐給那個猶太團體時,似是自覺到她當年身為納粹的受害者,如今卻站在社會階級的頂端,而漢娜存了一輩子的錢對她來說大概也只是九牛一毛吧?)
她拒絕了漢娜的錢,最後卻收下了漢娜多年來在牢中存錢用的錫罐,似是理解這錫罐承載著漢娜一輩子的苦難。或許在種種歷史的批判、論定之下,到頭來真正值得訴說的,是屬於每個人的私密故事,如同麥可的青春戀情,漢娜自卑的恐懼和超越,或是大屠殺倖存者從一個錫罐或一張照片中喚起的回憶與傷痛。於是電影的最後,麥可終於面對他疏遠已久的女兒,開始訴說著囚禁他一生的往事。
我喜歡這部片貼近角色的觀點,專注在刻劃私密情感的手法,同時又能維持著精準的批判與反思。但說實話,觀賞這部片時我並不總是能跟著上角色情緒的百轉千折,比如說漢娜這個角色的過於純粹與神秘,和她那一直沒說明白的心結。或是德國戰後一代的年青人如何承受歷史的罪業,並反應在麥可這個角色身上?(這議題對我而言確實有點距離)麥可在審判時背離了漢娜,和之後寄錄音帶的行為,我讀過一些人各自不同的解讀,顯見這情節可能並不是處理得那麼讓人理解。此外麥可因為漢娜而封閉了他的內心,這太像是個隱喻,兩人之間的愛情不見得真有那樣的濃烈,尤其先前已暗示了麥可受到同齡女同學的吸引,若不是漢娜搶先離去,麥可終究將會離開漢娜。
另外我更不禁去想,如果這個德國人寫的故事是由德國人來拍或許會更有意思更有說服力,《為愛朗讀》由英國導演執導和一票英語演員演出,是否真能完整詮釋德國人對二次大戰的矛盾心結?而片中大量朗讀和文字閱讀的段落由英文來呈現,總讓人覺得有點削弱了寫實的程度和語言的力道。
或許最具爭議的一點在於漢娜這角色對她本身參與的罪行並沒有表現出太多的看法,也許是作者拒絕為這個角色作出道德批判,劇情以很隱晦的方式來暗示她可能有的懺悔,但這個角色的封閉、堅決、清明甚至純真,到後段的勇氣、超越和失落,都一再加強了漢娜混合了女神和受害者的雙重形像,這是否是一種過於浪漫的角度?雖然男孩對成熟女人的迷戀是這個故事的原點。
稍微讀了一下維基百科關於這本小說和電影的資料,發覺部份評論對於這個故事的批評正是因為故事對漢娜這角色的認同,我發覺這就是電影最後那場對手戲所呈現的:李娜歐林的角色拒絕原諒漢娜,拒絕為集中營的經歷加上任何一丁點的正面意義(這讓我想到另一部集中營電影《非關命運》Sorstalanság - 2005)。大屠殺對西方世界正是如此巨大的悲劇與邪惡,壓過了個人的情感經驗,這也是這故事所企圖面對的衝突和其難解的答案。不過我不太確定這題材的衝擊性對台灣的觀眾是否有同等的意義與份量(似乎許多的觀眾只看到漢娜所遭受的不公與苦難和麥可的絕情)。
(寫到這裏,這篇文章好像沒什麼明確的結論,就這樣吧。)
參考閱讀:《為愛朗讀》The Reader (今年目前為止最佳影片) (麥克)
關於麥可在審判時背離漢娜,卻又在多年後寄錄音帶的行為,提出我的看法。
回覆刪除兩人的情誼的開展混合著情慾、秘密、禁忌,成熟的漢娜吸引著年輕的麥可。在這段情感中麥可傾心的投入,為了心愛的人計畫出遊、朗讀書籍,只為了博得心愛的女人一笑,希望討好她,讓這段美好的時光延續下去。然而這段如同走在懸崖上的愛情到底能持續到什麼時候呢?憂慮在年輕的麥可心中隱約的浮現著,如同幽魂一般飄浮著。令人擔心的盡頭到底什麼時候會到呢?
愛情中權力的拉扯使得麥可說出了每次爭吵都是他在道歉,到底妳愛不愛我?對於漢娜而言這場夏日的插曲到底是什麼?麥可這樣詢問她愛不愛的時候,她點了頭,卻沒有辦法面對。或許連她自己也不明白。
離開吧!終於漢娜悄悄的離開了麥可。
離開了!終究還是這麼發生了。
麥可躺在兩人相處屋子的地板上,閉上雙眼像是在回味什麼?又像是和什麼告別似的。最後他回到了家中,聽著家人說他一定會回家的。麥克什麼也沒說,坐下,吃飯,過著正常的生活。然後心中卻裂開了一到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沒有辦法承受的傷痕。
幾年後的麥可在審判席上見到了漢娜,心中的傷痕又被撕了開來。面對漢娜不識字的秘密他選擇了沉默,讓她被判了刑。是因為不能原諒漢娜在當時利用他?或者是她對集中營的女孩們的罪行是不可原諒的?與其這樣認為,我寧可相信麥可是看到了漢娜的意志,而決心這麼做。
少年時候心中劃下的傷口,現在終於開始流出鮮血。斑斑的鮮血築成了一道厚厚的牆,於是麥可再也沒有辦法對人敞開心胸,即便是妻子與女兒。在離婚多年後,無意間發現了之前朗讀給漢娜聆聽的書籍,想起了往事與在牢中的漢娜。所以他開始朗讀,讀出往日的情懷送給漢娜也找回曾經純真毫無保留的自己。到底麥可還愛不愛漢娜呢?現實中的時間和距離把一切混得好複雜,歷史的時空與背景,這些交錯的原因結果讓人失措。
所以就這樣朗讀吧!只有在朗讀時候的麥可才能夠對人敞開心胸,毫不保留的將自己呈現出來。所以才會有這樣子的舉動出現。這或許也可以解讀為麥可對自己的救贖,而可悲的是他可以敞開心房的對象也只有在牢中那個社會輿論都無法諒解的女人,甚至是自己心中也存有心結的女人。
以上是針對為何麥可又會再次的朗讀給漢娜聽的一點意見。
當然後續對於影片的理解,就不在討論的範圍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