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林育賢改編自他哥哥真人真事而成的《翻滾吧!阿信》,故事描寫浪子回頭的熱血勵志看來感動了許多觀眾,老實說我看完試映會時因為其徹頭徹尾的平庸而讓我興奮莫名,腦中止不住地批評著其粗糙的劇本和空洞的商業算計,甚至為了導演沒法為這故事講出更私密動人的觀點而覺得惋惜,同時深覺這部片缺少了翻滾的神采而私自笑說片名應該改成《浪子回頭》或《歹路不可行》。不過當週末假期聽完伍佰演唱會回來打算寫寫這部電影前,先上網翻了翻別人的感想,看著許多人對這部片充滿了疼惜的情感,我突然想起演唱會後半段那滿場跟著伍佰芭樂歌大合唱的觀眾,以及身處其中High不太起來的我。
或許換個角度來說這也是部最台灣的電影。導演和觀眾把當年一位宜蘭鄉下誤入歧途的少年郎轉化成彭于晏那堅毅俊帥的臉龐,他不但在體操場上充滿天份,連和人幹架都可以翻來滾去所向無敵。他對兄弟充滿義氣,他在舞廳大受歡迎,連幾乎沒和他見過面的傳呼小姐都暗中為他的"英勇事蹟"加油。而當他被拖累而跑路時仍然對兄弟不離不棄,在好友為他犧牲,在人生最低潮決定返鄉承擔責任時流下了男兒淚,連黑幫老大都讚賞他的勇氣而助他東山再起。彭于晏為戲鍛練出的健壯體格不但代表了角色為體操的訓練與付出,或多或少也是某種男性氣概形象的體現,相較之下阿信的難友菜脯則是跨過了那被救贖的界線(包括吸毒與缺乏男子漢氣概),成為歹路不可行的最佳範例(陳漢典飾演的反派混混則是另一種無冕王典型)。
導演林育賢對他哥哥的崇拜以三段三種電影類型元素的拼貼來呈現出來:童年時對體操的純真熱愛(每個孩子都是最可愛的,都有他們自己的天份與才華),少年的叛逆與混跡黑幫的逞兇鬥很(男子漢只吸煙不吸毒,要打架就要打贏,女人最愛猛男),浪子回頭的熱血勵志(以親情和友情的力量解決男主角長短腳的問題,和外國人比賽拿獎牌,甚至戒煙),在這一連串的類型串連之中電影完整呈現對阿信前半生的解讀與想像。而插曲是王傑的〈一場遊戲一場夢〉和其中的黑幫情仇也頗多類似於八零年代末港片王家衛的《熱血男兒》(雖然我是不久前才看香港版),在觀影過程中也不時讓我模糊地想起當年一些國片的氣味。這種電影形式與意識型態有意無意地融合復古與現代的流行文化,某種角度來看《翻滾吧!阿信》或許也反應出些許新舊時代社會對台灣之子形像的期待,甚至可說是企圖打造台灣國民電影的一次嘗試。
當然電影開頭童年的段落會讓人想起英國片《舞動人生》,片中透過男孩與芭蕾舞姿態的結合再加上社會時代的刻劃,傳達出在性別、階級、親情、心靈上的挫折與超越。《翻滾吧!阿信》中阿信也是不斷透過翻滾試圖想要掙脫人生限制想要翻身,並把翻身的姿態凝結在電影的最後一刻,只是我們似乎無法期望電影也能在身體、社會、時代的種種元素挖掘出類同於《舞動人生》的深度與動人力道,影片把阿信失父的身世、他的叛逃與回歸與意義上代替父親的教練和黑幫老大等背後的寓意都說得語焉不詳,讓最後的翻身除了催淚的濫情之外缺乏了超越情節之外的意義。
但是回頭過來看著電視上伍佰最新的維士比廣告,突然覺得台灣電影在票房翻身之際,觀眾想要的不就是仰慕的身影、美好的記憶和可以期待的夢想。或許《翻滾吧!阿信》現在這樣不多不少正是剛好,其他電影沒道出的無以名狀,就需要再等待台片下一次的翻滾了。
留言
張貼留言
留言身份若沒有Google帳號或其他網路ID,請使用名稱/網址的方式留言,網址可留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