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花》Flowers of Shanghai (1998)
感謝清大藝術中心夜貓子電影院非常有心地安排了《海上花》35mm的特映會,放映地點在新竹新復珍戲院,可惜放映效果打了點折扣,個人感覺逃生指示燈過 亮,影響投影畫面的亮度對比頗大,這大概是戲院的老問題。另外放映中途出了點小意外,讓我看到好多年沒看過的膠捲燒掉的畫面,真是令人心痛的驚喜。
當年本片上映時我就在清大或交大的禮堂看過大銀幕放映,這次重映拷貝的品質自然是更老舊了一些,但頗符合當年看片的印像,思緒不免飄回過去,加上一直注意 放映效果,並不是看的特別專心。是說膠捲每次放映都會是一次耗損,放映品質的變數又非常大,數位和膠捲之爭真是難以取捨。
回到影片本身,《海上花》最著名的除了美術與服裝設計的考究之外,就是那一場一鏡的長鏡頭攝影運鏡與仿室內自然燈源的打光,是李屏賓鏡頭開始動起來的濫 觴。這些形式上的講究也可在今年新片《刺客聶隱娘》中看到,差別在於聶隱娘必需照顧到複雜的敘事與室內外各種場景的切換,不若海上花如此專注在場景的氣氛 與人物的動態,但兩片都以「再造真實」的手法去營造出電影中虛擬的古代空間,對空間的思考都是理解作品的關鍵。
故事談的是上海妓院的人際與情感拉址,充滿了各種生活細節,因此電影給了演員很大的空間去進入戲裏面,這和聶隱娘成片中演員的表演被影像、劇本、剪接所壓 縮的狀態很不同,也許是海上花一票戲精明星演員,自然能磨出耀眼光輝,舉手投足的細節設計讓人越看越入迷。其實光是開場一票酒客划拳聊天,鏡頭的運動與近 景遠景多層次的人物流動就難以讓人一眼望盡地嘆為觀止,昏暗封閉的室內空間與細致的鏡頭流動,為整部片清末妓院那凝結的時間與氣味定了場。
相對於略顯紛雜迷亂的視覺設計,劇情線就相對清楚許多,大致上分成三組角色各自的故事線,一是王老爺和沈小紅的情感拉扯,二是黃翠鳳與羅老爺為了贖身和老 鴇的交鋒,三是雙珠與洪老爺忙於調停底下倌人間的爭鋒吃醋風波。少數角色的交錯,中間再以大桌上眾人喝酒划拳的場面串連。性別、社會權力位階、人情與金錢 的交纏,在長鏡頭下像是展開了一幅紛雜而迷人的畫卷。
全片以上海話為對白,或許是為了照顧演員,其中梁朝偉演出的王老爺和陳寶蓮配音的沈小虹(羽田美智子)之間都是變成以粵語交談。上海話自然是為了寫實的考 量,但侯導也在訪談說過為了統一演員的南腔北調,選擇蘇州話倒是替觀眾創造了距離感,這或許和聶隱娘選擇文言文有類似的企圖。但粵語硬是在其中殺出了一些 空間,這種各地語言的勢態流變倒是電影之外令人玩味之處。
在結尾段之前掛頭牌的梁朝偉倒是早早地離了場,雖然沈小紅的謝幕鏡頭非常的動人,卻也不免感覺三大組角色與故事線並沒有刻意的統整,而是顯得開放與分散,這也符合故事的氛圍,就是一段時代與生活空間的切片,人情的細膩肌里盡在其中。
看過了膠捲,倒也開始期待未來這部片可能的數位修復版本。
當年本片上映時我就在清大或交大的禮堂看過大銀幕放映,這次重映拷貝的品質自然是更老舊了一些,但頗符合當年看片的印像,思緒不免飄回過去,加上一直注意 放映效果,並不是看的特別專心。是說膠捲每次放映都會是一次耗損,放映品質的變數又非常大,數位和膠捲之爭真是難以取捨。
回到影片本身,《海上花》最著名的除了美術與服裝設計的考究之外,就是那一場一鏡的長鏡頭攝影運鏡與仿室內自然燈源的打光,是李屏賓鏡頭開始動起來的濫 觴。這些形式上的講究也可在今年新片《刺客聶隱娘》中看到,差別在於聶隱娘必需照顧到複雜的敘事與室內外各種場景的切換,不若海上花如此專注在場景的氣氛 與人物的動態,但兩片都以「再造真實」的手法去營造出電影中虛擬的古代空間,對空間的思考都是理解作品的關鍵。
故事談的是上海妓院的人際與情感拉址,充滿了各種生活細節,因此電影給了演員很大的空間去進入戲裏面,這和聶隱娘成片中演員的表演被影像、劇本、剪接所壓 縮的狀態很不同,也許是海上花一票戲精明星演員,自然能磨出耀眼光輝,舉手投足的細節設計讓人越看越入迷。其實光是開場一票酒客划拳聊天,鏡頭的運動與近 景遠景多層次的人物流動就難以讓人一眼望盡地嘆為觀止,昏暗封閉的室內空間與細致的鏡頭流動,為整部片清末妓院那凝結的時間與氣味定了場。
相對於略顯紛雜迷亂的視覺設計,劇情線就相對清楚許多,大致上分成三組角色各自的故事線,一是王老爺和沈小紅的情感拉扯,二是黃翠鳳與羅老爺為了贖身和老 鴇的交鋒,三是雙珠與洪老爺忙於調停底下倌人間的爭鋒吃醋風波。少數角色的交錯,中間再以大桌上眾人喝酒划拳的場面串連。性別、社會權力位階、人情與金錢 的交纏,在長鏡頭下像是展開了一幅紛雜而迷人的畫卷。
全片以上海話為對白,或許是為了照顧演員,其中梁朝偉演出的王老爺和陳寶蓮配音的沈小虹(羽田美智子)之間都是變成以粵語交談。上海話自然是為了寫實的考 量,但侯導也在訪談說過為了統一演員的南腔北調,選擇蘇州話倒是替觀眾創造了距離感,這或許和聶隱娘選擇文言文有類似的企圖。但粵語硬是在其中殺出了一些 空間,這種各地語言的勢態流變倒是電影之外令人玩味之處。
在結尾段之前掛頭牌的梁朝偉倒是早早地離了場,雖然沈小紅的謝幕鏡頭非常的動人,卻也不免感覺三大組角色與故事線並沒有刻意的統整,而是顯得開放與分散,這也符合故事的氛圍,就是一段時代與生活空間的切片,人情的細膩肌里盡在其中。
看過了膠捲,倒也開始期待未來這部片可能的數位修復版本。
留言
張貼留言
留言身份若沒有Google帳號或其他網路ID,請使用名稱/網址的方式留言,網址可留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