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展 觀後記

金馬最佳影片(2):《再見瓦城》《我不是潘金蓮》《八月》


《再見瓦城》The Road To Mandalay (2016)

(以下沒有直接劇透,但多少有劇情暗示)

趙德胤在本片繼續關注緬甸移工困境的主題,蓮青和阿國在偷渡至泰國途中相識相戀,蓮青打算留在大都市曼谷工作,卻苦於沒有工作證;阿國在郊外工廠的惡劣環境裏努力工作,夢想存夠錢可以和青蓮一起回鄉結婚。除去緬甸和泰國的社會背景,這兩人的故事其實可以發生在不同國家的底層階級,打開報紙社會版就可能看見的悲劇。

同樣是運用大量長鏡頭的極簡美學,相較於導演前作《冰毒》的簡約凝練的故事,以及透過空間和光影的設計拉出角色複雜的處境與情緒,《再見瓦城》的長鏡頭在不斷流轉的敘事推演下顯得力有未逮,刻意充滿霧氣與灰色調的視覺失去了光影層次,演員在單薄的劇本裏找不到角色與表演的空間,連帶兩人分歧與衝突的情感動機也失去說服力,我們看不到蓮青不顧一切想要留在大都市的原因(錢?階級?光鮮?),也感受不到阿國面對蓮青離去的崩潰背後是藏了多大的情感張力(對照於《牯嶺街少年殺人事》的費心鋪陳),因此累積到結尾的力道遠不如《冰毒》收尾屠牛的震撼。

可看出製作成本的提升,好幾張美麗的劇照代表了美術上的著力,幾處用了長鏡頭的跟拍也是有別於前作鏡頭語言的樸素,但影像缺乏力量實在難以彌補戲劇安排上的問題,比如為人津津樂道的一幕魔幻場面處理的太過粗糙,缺乏鋪陳卻只用符號為角色下了價值判斷,這和阿國吸毒一幕的問題如出一轍。唯一比較值得肯定的是冗長的偷渡和購買非法證件的戲劇重製場面,加上種種緬甸移工生活勞動影像的紀錄與社會批判,多少為觀眾打開了望向緬甸與泰國的另一扇窗。

本片獲得金馬獎六項提名,看來複選評審和我的想法相差太遠,本片的得獎之路端看決選評審是否對本片抱持同樣的欣賞肯定。導演對家鄉複雜動人的情意結,或是兩位主演為本片付出的辛勞其實不該是評審考量的重點,但或許多少會加了一點分數。




 《我不是潘金蓮》 I Am Not Madame Bovary (2016)

本片原著小說作者劉震雲親自操刀劇本,馮小剛執導的這部新作可從兩個方面來看,一個是故事本身,農婦李雪蓮上法院狀告前夫敗訴,心有未甘之下不斷越級上告,最後來到了北京人代會會場攔車,此舉惹怒了國家領導遂撒查了一干省縣市級官員。妙的是李雪蓮的官司於法於理都站不住腳,鬧了一回還是判不下她想要的結果,於是往後20年她年年上訪,一眾官員也年年和她玩捉迷藏的遊戲。在此農婦素直的正義並不是故事的動力,而弱女子對上男性官員們代表的國家權力體制,其間的性別張力也沒有如片名所暗示聚焦在主角承受的性污名,故事真正的主題,在於中國官僚體制的荒謬性,它如何地因一位農婦的上訪而天翻地覆,而中國社會又如何地無法回應李雪蓮心理跨不過的結。

電影的另一個面向是導演在形式上的實驗,全片大部份的時候採用了反傳統的正圓形景框和正方形景框交錯運用,圓形運用在農村到省級以下的場景,正方形則出現在北京的場面,據稱圓代表人情,方代表法治。提到正方形難免想到多蘭先前做景框實驗的作品《親愛媽咪》,他取消了寛銀幕的兩側為的是帶出狹窄的空間感,但馮小剛的景框實驗純粹只是換個形狀來構圖,在保留天地左右空間的情況下要適應狹小的景框,非得把鏡頭再拉遠不可,這多少有和觀眾拉開拒離的效果,彷彿像是翻開繪本來看故事的感覺,這多少符合了情節的寓言氣質。

不管是女主角不斷上訪鬧出的衝突與荒謬笑點,或是讓人感到頗為新鮮的景框實驗,其實有點撐不住近兩個半小時的片長,而問題恰恰在於做為一部社會批判電影它是沒有辦法把事情說清楚的,情節呈現的死結正是電影本身的死結,一來片中的官僚們可以用盡心力與計謀,但就沒法真的去欺壓李雪蓮,而北京高層領導的憤怒彰顯了體制的價值虛無,但故事沒法真的把這問題說出口,就像李雪蓮內心的糾結也被情節給邊緣化,因為敘事無法回應真實,就像中國社會無法回應真實一般。要欣賞這部電影得看你是否能欣賞這種不得已的一再閃躲。

但無論如何故事總得有個收尾,最後靠一椿意外解決了近20年的鬧劇,但也換來片尾官員們所謂的「自我檢討」:中國政府體制無法靠自己本身解決矛盾,而官員們把討好上意看的比照顧人民還來的重要。當最後電影景框終於打開回復傳統的寛銀幕時,李雪蓮無理取鬧背後的心理動機才又被揭開了一層,但對整部電影的主題其實於事無補,只是安撫觀眾的最後閃躲罷了。

本片獲得金馬五項提名,是五部提名電影裏卡司最堅強,製作品質最為熟練精美的作品。有趣的是圓形景框下美麗的畫面並沒有反應在提名上,而是提名了導演、劇本、演員和音樂,如果形式上的實驗沒有加分的話,或許劇情的趣味與細緻可以拿下一些分數,前提是評審要能理解並欣賞故事面對審批不得已的自我妥協。



《八月》The Summer Is Gone (2016)

本片之前在金馬奈派克系列就寫過了,在此不細談,純論拿下金馬大獎的機會。

今年金馬五部最佳影片入圍感覺人人有機會,各個沒把握,真是要猜誰都不對。綜觀前面四部片個人覺得每片都有其硬傷,反而《八月》是五部片裏導演企圖做的最完整的一部,唯一不利的是這確實是一位新導演的小品之作,論主題、企圖和成績實在說不上拿下最佳影片的份量。

或許《樹大招風》的香港情懷或《一路順風》生猛的作者風格會是競逐最佳影片更有力的對手,又或許評審團會欣賞《再見瓦城》中趙德胤一路以來的成長,又或是中國主流導演風格實驗的《我不是潘金蓮》也有其機會。如果《八月》真能拿下最佳影片,大概是代表了對中國獨立製作的肯定,而《八月》也確實需要這樣的目光與機會,這可能會像是重演金馬50的《爸媽不在家》的情況:評審敢不敢投給《八月》?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