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18
《四十年》Ode to Time (2016)
導演:侯季然
民歌四十紀綠片《四十年》,感覺是一部豪華的演唱會花絮,拍歌手的生命故事與今昔感觸,拍每一段音樂結束,疊合下一段歌手將登場的神態,所有的歌手音樂人的人生都被民歌運動所串連,但每個人也都四散在不同的敘事裏。侯季然很會抓這種流動的節奏與意在言外的生命對照。
近尾聲時聽到包美聖唱《小茉莉》真是一整個雞皮疙瘩,其實本來對這首歌沒太多感情,但前兩年電影《路邊野餐》裏用了這首歌,看過後就覺得這首歌實在很美很美。但片尾字幕出來後,配上首次公開鄭怡演唱舊錄音的《鷺鷥》更是令我驚艷。
民歌運動確實覺得已經是老人的青春往事了,李宗盛在結尾也說到一點民歌好像沒有留下太多的影響力的遺撼,不管是音樂美學上,或是文化政治上,當年時代的泡泡裏創造出的激切與美麗可能終將流入大海不見蹤影。雖然我覺得某些音樂作品是可以有自己的生命,有著重新再詮釋的可能,但這紀錄片以獻給青春為題也是很適切,青春就是一種昨是今非,成年後拋下,老年再拾起。
2017/11/19
《此情可問天》Howards End (1992)
導演:James Ivory
沒有很喜歡這次《此情可問天》修復版的顏色,老覺得顏色有點慘白,不知道是放映的問題還是個人偏好,看下來沒太多感官上的觸動,或許是裏面沒有讓我真心喜愛認同的角色,電影有種不懷好意的鬼魅與冷酷或許是我的誤會。
這次應該是第三次看這部片了,第一次是當年上映時在學校看的35mm版,當時應該是沒看懂,細節當然都記不太清了,只有印像中畫面滿美,不過想必是充滿失焦與刮痕。第二次大概是十多年前參加黃建業的課程談電影劇作,放映場地畫質都很不好,但黃建業談本片分析的很美(可惜內容也記不太清楚)。
開場出現的威考斯夫人圍繞著她心愛的庭園和房子,似是某種家族和土地的守護者,但後來揭露她可能最關心的不是她的家人而是房子,並且打算把房子贈與外人。這矛盾也其來有自,因為在她死後,她的丈夫和子女就離開了豪爾斯宅,到處買房子住,甚至滿屋子充滿歷史的家族畫像也可以一起買下來。夫人想守護的精神與價值並不被家人所認可,這都是象徵著時代的變化。
劇中悲劇人物貝斯特自從見到海倫並踏入姊妹的家中後,就一直陷入對美好生活幻想的嚮往中,最終被引導至命定的悲劇。同樣女主角瑪格在接受威考斯先生的求婚後像是終於求得了婚姻與晉升階級的幸福,但她要面對不歡迎她的丈夫家族,以及她和丈夫間那根本性的本質差異。
所以這故事可以談階級談資本主義、談靈性與自由、談世俗與平庸、談禮教禁錮,或是性和愛情的張力,還有自然與土地情感,裏面諸多文學和音樂的引用,總之非常豐富。但活在當時代的英國沒有人是自由的,成功者失去了靈魂、浪漫者困在貧窮的地獄,熱情純真的人因世道而憤怒,因慾望感情而沖昏頭,活在中間的人只能守著得來不易的幸福,付出真心之餘也警覺所要付出的折磨與妥協,真是非常拖磨人。
最後的結尾瑪格和妹妹終於在豪爾斯宅安居下來,但所有人都付出了代價,這是故事作者安排的機緣命運與因果報應,時間不會善待落魄的人,而創作者則不會善待得意的角色。
2017/11/26
《邁耶維茨家的故事 (全新增訂版)》
The Meyerowitz Stories (New and Selected) (2017)
導演:Noah Baumbach
看了Noah Baumbach在Netflix上的新片《邁耶維茨家的故事 (全新增訂版)》,終於看到了躲在Netflix宇宙裏多年的亞當山德勒。
基本上故事像是《親情難捨》的延續擴展,當年因父親不斷離異再婚湊在一起的紐約孩子們都長大成為中年人,各自有著不快樂的人生,然後又要面對父親重病可能逝去所激起的心結與陰影。故事可想而知大概多少摻誰了作者的個人經驗,談在藝術家庭長大的孩子如何面對父親幻影破滅的痛苦,大量親人間對白總對不上的各說各話是多數問題家庭的模式,疾病成為不願面對人生問題的隱喻,出院又成為角色走出心結的象徴。人生無奈痛苦卻也有著愛與不捨,日子總要過下去。
片段式的段落切換讓全片節奏有點如片名所暗示的書本章節,紐約獨立電影氣息濃重的尖銳幽默對白,幾場告白幾次吼叫扭打都是老套,但作者對角色用情之深不禁讓人投入,以為好像真的認識了這一家人,理解了人生與時間烙在他們身上的痛苦,因為觀眾的人生也不例外。
最後一幕放在下一代年輕的小女兒身上,讓我想到《夏日時光》的處理,藝術品混雜在家庭記憶之中,最後作品四散納入想像中的文化與時間洪流之中,因為如果不是這樣,「父親」就只是個沒才華的混蛋,而子女的人生也就失去了意義。
喜歡導演舊作的觀眾本片是必看,亞當山德勒和班史提勒都很好,但也都還是他們的那個樣子。三兄妹中女兒的角色則是明顯被邊緣化,畢竟這還是充滿男人眼光的電影,也不苛責了。
2017/12/14
《最後的絕地武士》(Star Wars: The Last Jedi, 2017)的情節開展其實和帝國大反擊如出一轍,皆是走一熱一冷的雙線情節來回切換,這次更徹底的是Finn和Poe戰爭冒險的壯觀場面和Rey的心靈探索旅程對照之下,形式上幾乎像是一個主題的表與裏。但情節發展最終並沒有走向帝國大反擊的套路,甚至意義上也有點是前作Luke身世揭密的逆反,感覺背後有一種企圖終結Skywalker家族恩怨的創作意志。我想關於Rey大概幾乎所有觀眾都猜錯她的角色背景,這也是新星戰系列在政治正確宣示上的一部份。
片中反抗軍逃亡作戰之慘烈其實是非常星戰系列的戰爭風格,生靈塗炭與英勇犧牲都只是一眨眼,隨後的勝利與歡慶又像是電玩終於破關的快感。但這集企圖把戰爭中的生存和死亡拿來做辯證,畫面不斷提示每一位反抗軍的陣亡多少讓人感到些許的痛心,但同樣的大概沒人在乎第一軍團毀掉一艘戰艦要死掉多少士兵,這裏仍然是戰爭的數字遊戲,禮讚生存之時也在歌頌戰爭。最後戰爭場面白雪下劃出紅色的鹽痕是種視覺上的裝飾,也是種不具侵犯性幾乎令人歡快的血之意像。
故事充滿了各式的懸念與逆轉,Luke和Ren過去的悲劇與恩怨是什麼,Rey的身世和她的選擇是什麼,Luke是否會重披戰袍,Ren是否有機會重回光明?甚至反抗軍的逃亡計劃也充滿了類似的焦慮,到底誰對誰錯,出路何在?一方面這些元素都有其華麗引人的一面,但光明與黑暗不斷的翻轉錯置也多少讓人感受到些許的情節疲乏,而且我也還沒感受到其核心命題的份量。最終Rey和Kylo Ren的「接棒」是意圖非常明確的世代交替,一度讓人覺得星戰世界觀是否要開始翻轉,片名「最後的絕地武士」像是個意味深長的問句,雖然答案最後並不讓人意外。
這集整體比上一集好,雖然是不一樣的東西。戰爭場面的營造,情節架構與寓意的設計,接連不斷的刺激場面等等,有太多超誇張的最後一刻逃亡,但也有不少會讓星戰迷高潮的經典段落,最後那場決戰就像是戰爭、西部和武士各類型片的混合,應該會讓人津津樂道一陣子。感覺這是個對星戰很有愛的導演創作出來的作品,形式和情節上都深入過去的元素並試著開創新的故事,有時難免仍讓人覺得Rian Johnson被困在星戰迷宮裏面,但我想他應該樂此不疲。
2017/12/16
《奇愛博士》
Dr. Strangelove or: How I Learned to Stop Worrying and Love the Bomb (1964)
導演:Stanley Kubrick
奇愛博士:我如何學會不再擔心並愛上核彈
多年後重看高畫質版,有一些感受較之前顯得更加清楚,比如大量性幻想的指涉現在看來十分明顯,軍事場面紀實感畫面背後的美學思維,那層層確認的投彈流程正突顯了創作者對文明體制悲觀的戲謔。作戰室的設計成為一個世代冷戰的圖像,美國男人的性焦慮與衝動最後和納粹的同流,讓整場冷戰危機成為一個恐怖又荒謬的春夢。不同調性的結合下足了功夫,視覺和表演設計上的精確讓這部異色的作品現在看來依然成立。
(本文整理發表於201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