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展 觀後記

記2018台北電影節(3) — 《末代皇帝》《走出安樂鄉》


《末代皇帝》The Last Emperor (1987)
導演:Bernardo Bertolucci

1902年,年僅三歲的溥儀登基,中國末代皇帝的多舛命運就此展開。從盛清滅國、民初軍閥至文革勞改,貝托魯奇以精準飽滿的影像敘事,將溥儀的流離人生與中國歷史編結互映,成就這場紫禁城的史詩傳奇。

本片在2008年由Criterion Collection(簡稱CC)發行DVD,2009年發行藍光,而後2013新的4K 3D修復版上映,香港電影節曾在2015年放映過3D版本,據傳台灣有片商打算引進院線重映,但只有3D版而且開價太高而作罷。台北電影節這次放映的「數位修復版」自然讓從未看過這部片的我滿心期待。

結果一開演畫面打出的CC Logo讓我心一沉,果然由接下來電影的畫質來判斷這不太可能是新的4K修復,比較像是舊版的藍光修復版。如同之前院線重映的《一一》,CC版舊的修復拷貝或許當年出碟還可以,拿到大銀幕放映畫質實在是很差強人意,加上中山堂很小的投影畫面,有點不如在家看藍光的感覺。不是新的修復版本,影片本身也和影展專題無關,更算不上有什麼週年紀念的文化意義,這下我實在搞不懂影展選映這部片的用意到底是什麼?這次放掉了大概近期也沒有其他影展會再放這部片的新修復版本,令人扼腕。

不過這版本還有另外一個問題,當年本片全球上映時是以2.35:1的比例上映,但CC版卻是以截掉左右兩邊的2:1比例發行,據官方說法這是依照導演和攝影師的要求,當初拍攝時原本打算以70mm為主要的放映規格,因此構圖是以2:1來設計的,2.35:1的畫框單純只是符合當時大多數35mm放映所用的比例。CC版的畫面比例當然引起了影迷多方的爭論,就我個人在這次放映看的效果來說,2:1的畫面在構圖上沒有任何被截掉切割的感覺,應當是符合創作者的設計,但也和我原本預期的寛銀幕有所落差。

撇開畫質和比例的問題,電影本身我倒是滿喜歡的。沒看過幾部貝托魯奇的作品,沒法從作者面向來分析,這部片明顯以西方人視角來拍中國歷史,片中人滿口英文一開始確實有點讓人不適,片中文化人情和歷史考據的呈現也讓人頗擔心,不過看下來卻沒感受到太大的問題。其中一個是導演很取巧地特意用封閉與超現實的視角來處理這個題材,像是在說傳奇童話寓言一般地交待「中國」這個異國空間,例如慈禧太后那場自我介紹兼交待帝位傳承與太監身份的戲對華語圈的觀眾來說大概有點浮誇且多餘。電影圍繞在紫禁城、滿州國、勞改營三個「囚禁」空間,刻意把角色視角之外的世界給排除,再把人物給符號化,成為大塊歷史態勢流動的像徵,而不是探入角色內心幽微的細節和歷史事實。紫禁城實景拍攝的空間因此也是一種符號,成為中國古老意像的模糊想像。

當然也不排除片中對紫禁城的生活想像有其獵奇之處,但就像當年很多人抱怨李安的《臥虎藏龍》不像武俠片,我發現我對中國歷史的想像還是很浮面,大多是從連續劇的觀影經驗而來的,貝托魯奇提供的就像是李安一樣,可以是另一種視角,在奇觀與寫實之間做出了讓人可以接受的平衡,畢竟如同《刺客聶隱娘》,歷史情境多少帶點想像的成份,而這種想像性又和全片的風格大致符合。《末代皇帝》脫離了我們熟悉的華語宮庭和歷史劇的系統,而是以遙望與更純粹的外來眼光來建構一個封閉的意像。

這意像的核心一個是關於二十世紀前中期的劇烈時代變遷,溥儀因其身份處在新舊時代交界的複雜情緒,透過跨文化(彼德奧圖令人印象深刻的存在感)與現代化的符號(如英文、眼鏡、汽車、婚姻自主),和對過往君王體制的抵抗與鄉愁,描述一種時間流逝的魔幻感受。另一個則是聚焦在溥儀身為一個人的存在樣貌,從角色的童年一路到青少年,及至成年與老年,關注在青春與性的躁動和政治態度的描寫,最後透過勞改營的長官最後對溥儀的質問,追問一個歷史人物如何定義他的自我存在。貝托魯奇以他的方式避開了歷史事件關於角色做了什麼或沒做什麼的問題,讓電影在歷史魔幻與個人存在敘事之間找到了屬於作者的詩意。

當然導演沒法說清對近代中國政治的評判,對溥儀或是其他角色的處理仍然無法說是逼近哪種層面的真實,其人性刻劃更多是浪漫的歷史想像,溥儀角色本身因而成了人類歷史困境的隱喻,人類拉扯在時代洪流中朝向現代化的焦慮,最終段簡短的文化大革命場景算是為這主題下了一個簡單的註腳。但因為全片對真實中國的排除,很難說本片對中國歷史現實有什麼真切的意義,不過毛澤東已經是全球的文化符碼了,政治方面我不太懂就不多談。《末代皇帝》仍然是一部很流暢好看的電影,雖然難以忽略導演也心知肚明的切入異國文化題材的侷限,但老話一句,電影就只能是它當下拍出來的樣子。


《走出安樂鄉》Jauja (2014)
導演:Lisandro Alonso

傳說中,豪哈是個世外桃源,引來許多冒險者前往探尋,卻都迷失在大地中。時序移轉,十九世紀末,丹麥軍官帶著貌美女兒來此拓荒,兵官們性躁動被撩發,緊繃氣氛下,女兒竟和俊美男子私奔。軍官獨身潛進荒漠,悲絕尋女。旅途上,不但異境冷酷,時空更被扭曲傾斜了。

畫面常見荒原中大塊天空、崎嶇的地表和嶙峋的山谷構成簡約的平面構圖,以中遠景為主的緩慢鏡頭下,角色沉默的表情、姿態與動作經常停留超過敘事所需的時間,夜景中人工的打光反而讓廣闊的空間有了舞台劇的味道,視覺上更多的是展示而不是流動。其中一幕主角沉睡在山頭,黑夜的星空逐漸被雲霧掩去的長鏡頭頗為人津津樂道,雖然應該是有經過特效後製。一邊看一邊在想也許這是適合在如IMAX般大銀幕觀賞的電影,讓視野被大片的景物所包圍,才能更震攝於導演所欲展演的美學。

但後來上網查詢發現本片預告片是1.33的學院比例(如圖),刻意展示的圓角畫框讓老電影的復古感覺更加明顯,這樣的設計好像和我以為的大畫面美學有所衝突。問題是實際影展放映時我沒看到圓角畫框,印像中比例也較接近一般的比例(1.66?)。不確定為何放映版本和預告片有所出入,看來又是一場有問題的放映懸案。

這部片或許可以和同在今年影展看的《薩瑪的漫長等待》互相參照,阿隆索和馬泰同為阿根廷導演,兩部片同樣以獨立的藝術風格處理殖民拓荒的歷史題材,同樣有著迷離難解的敘事設計。但相較《薩瑪的漫長等待》在影像聲音設計上的豐富與繁雜,和襲自原作小說的厚重寓意,《走出安樂鄉》相對是更極簡的風格,稀薄的劇情到最後開放的結局,很難說建立起什麼明確的主題意象和情感厚度。

故事後段急轉直下的超現實處理,到結尾的時空跳接,確實讓人腦洞大開,這是一場夢(玩偶、狗、消失的女兒構築而成的夢遊仙境)還是帶著科幻意味的奇幻旅程?或許可說是指向一種無以名狀的詩意,或是後殖民的心理幻境?無論怎麼解讀, 對我來說本片似乎缺乏足夠的素材去指認出什麼線索,也許這是我看這位導演的第一部片,少了點欣賞作者創作脈絡的趣味,就如策展人所說的一樣,只能說「我看不懂」的一部電影。

(影片簡介轉自台北電影節)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