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後記

2020年三月觀影短評


2020/3/8
《少年阿罕默德》Young Ahmed (2019)
導演:Jean-Pierre Dardenne, Luc Dardenne
[7/10]

(此為修整版,加長完整版預計會登在The Affairs週刊編集四月號)

已經有一段時間沒有看達頓兄弟的作品,這對在坎城兩度掄元兄弟檔導演新片《少年阿罕默德》在題材和評價上引起相當的爭議,雖然拿下了坎城最佳導演獎,實際看片時也確實感受到兩種批評傾向的矛盾。其一是本片明顯地回到導演較早作品的招牌元素,透過寫實精確的跟拍鏡頭調度,對具有偏執行動的主人公進行角色的情緒與身體的側寫,經由凝視「受苦」進而感受其存在或轉化的某種人性狀態(《美麗蘿賽塔》《兒子》《孩子》)。

另一個角度正是從他們原本就有的「社會關懷」政治取向切入,彷彿達頓兄弟為了證明他們有能力處理當前歐洲文化衝突的議題,而選擇在新片描寫一位沉迷於穆斯林極端主義的摩洛哥裔比利時少年。身為「老白男」的他們是否有資格處理這麼敏感的跨文化議題?片中呈現出少年「難以理解」的執迷是否是一種對穆斯林的標籤化處理?甚至「達頓兄弟式」的宗教性救贖是不是一種白人創作者的自大與偷懶?

簡化來說,又是一場關於「藝術創作」和「政治正確」的權力論戰,而導演們也在訪談中一再聲明他們的白人與基督教背景的身份不代表他們不能拍攝關於穆斯林的題材。並保證在宗教和文化的細節上已經盡力做過研究並尋求具種族與宗教代表性專家的協助。

就缺乏宗教經驗的我而言,很難判定本片的呈現是否合理,然而導演也表示在基督/天主教或是其他宗教的極端主義其實都是很類似的(現今的觀眾應該對此不陌生)。與其說阿罕默德對不潔的敏感與殺人的執著是「難以理解」,我倒是認為劇本刻意設計讓少年信仰的封閉邏輯和達頓兄弟信仰的自然主義相互衝突碰撞,創造一個微型的個人世界崩解,仍然是很值得一看的細緻設計。

片中宗教極端主義的科技網路意像(少年沉迷於筆電、網路中的聖戰士圖像),到家庭、學校、監䕶機構被塞在一個又一個的室內空間,反應了人為的社會建構、管理、評估(卻無法感化少年),到動物、農場的自然符號,以及男孩與女孩間的性吸引力引發的宇宙震盪(注意兩人相吻的空間,和男孩要求女孩成為穆斯林的「告白」背後的邏輯,以及換來「神不存在」的「無神論」)。最後轉化少年殺意的意外,正是以身體的痛苦與死亡的恐懼,逼迫他回歸成為一位呼喊媽媽的小男孩,而這正是導演試圖跨越各種宗教的意像,尋找到的人類共通情感。

但因為太容易感受到現實的難解,不免會對這樣的「解答」感到某種天真或是傲慢,但回想《美麗蘿賽塔》或是《兒子》,如果曾為其現實主義的力量所感動,其實《少年阿罕默德》同樣是作者在其創造的現實中對角色進行本能式的人性式的刺激,並且信仰著人心更美好的可能,實在很難就這麼將這部作品視為一次「不正確」的失敗。


2020/3/16
《狂飈一夢》The Price of Democracy (2019)
導演:廖建華
[5/10]

目前這部片相關的影評好像不太多,剛才讀了陳平浩去年在鳴人堂寫的「書評」,大概就如我所想的,這部片和這本書有其政治和歷史的脈絡,也算是一種「運動傷害」的書寫,大概多少和318之後的狀況有其歷史呼應。又或是Ryan寫的那篇談長輩的政治青春,談導演的成長感懷,又或是甜寒的那篇我有點不知道該怎麼總結的感想,其實寫的比我在影片中感受到的還巨大。

對我來說,看這部片缺少了那種可以把自我經歷投射進去的角度,甚至我覺得導演大概因著他的困惑或是焦慮而投射在這兩個人身上,問著「為什麼民主轉型了,但當年參與推動民主的人卻沒有過的更好?」

其實我不覺得這是合理的問題,但影片中我也沒感受到他就著這個提問去真的問了些什麼,我只看到兩人失敗的結果所呈現出的淒涼,好像「事情就是如此」的失語茫然。我知道曾有一場狂飊,但那只是影片散落的背景(也許對不少人很熟悉),「一夢」巨大也因此讓我難以進入,也許大家都有著各自的投射或答案,關於歷史或這些人何以至此,只是導演沒真的把他的詮釋放到影片裏。

又或是這可以無關政治或歷史,而是關於一般意義上曾經狂熱的人生終於要面對夢醒的殘酷。但當事人沒有所謂的「夢醒」,而導演看來也沒有狠心地想揭開什麼。我本以為我這虛擲的人生看著別人虛擲的生命會有觸目驚心的感受。但其實也沒有,因為他們也沒後悔,至少沒講出口,又或根本無關於此,無關於這部片想談的,人物的現在和過去沒有在什麼概念上有對立過。

我甚至覺得,至少要該試著問一下「為什麼」,才不枉他們曾經或依然的狂熱。那句「街頭還是一個有選擇的戰場,生活卻是無人可以避免。」就最後的影片所呈現的,還是欲言又止地太空泛了點。其實要寫負面的感想很掙扎,因為無論是人物或題材我都覺得是值得看的,而我的缺乏想像與共鳴可能也不一定有什麼意義。


2020/3/25
《刺激1995》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1994)
導演:Frank Darabon
[6/10]

25年後重看,感覺就是那種經典的剛剛好也平庸的剛剛好的作品,而且畫質感覺像是在看大電視一樣,似後這種號稱修復版要多考慮一下。(有影友對畫質有不同意見,可能和不同戲院放映效果差異有關)

雖然我滿喜歡片中體制化與自由的呈現,結尾走向希望的結局也讓人感動,但整部片看下來,安迪這種擁有各種文化與專業資本的英雄人物,他的自由除了因為堅持,也是因為他有本事滲入體制並某種程度交換到好處,基本上也是很成功學很心靈雞湯式的角色,而且還有旁白王摩根費里曼在那邊烘托情緒,以我現在的口味來看實在有點矯情。那三次的假釋面試,這次看覺得應該只是關夠久了才批了假釋,講了什麼其實沒什麼關係。

其他如監獄中充滿線條的空間設計,到對男性角色臉孔的處理都做的很好,劇本工整,高潮轉折大快人心,可以理解25年前的我為什麼會喜歡,或是為何本片成為imdb影史第一,可惜這次沒成功召喚出過去看大銀幕的鄉愁情懷,數位版只覺得像是在看翻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