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後記

在時間結束之前,重訪《愛在三部曲》


 《愛在黎明破曉時》Before Sunrise (1995)

(2020/12/9)

沒有進戲院,在家復習了《愛在黎明破曉時》,本來擔心重看會失了魔力,但幸好沒消退太多,主要是電影為兩個角色設計了很多小細節,不只是台詞,包括眼神、肢體互動,說了什麼或欲言又止,這些累積起來所形成的角色,一方面有點套路,另一方面又包含了真實的存在感。

比如我一直覺得這維也納一夜遊,傑西目光不斷地追逐著席琳的身影,試圖討她歡心之餘又不時露出犬儒自我的一面,反之席琳似乎更處在當下,她觀察尋找空間、音樂、繪畫,顯然比傑西更加關注他們所在之地,但同時她也享受被注視被追逐的過程,透過展現自我來吸引對方。就像是一對佯裝成進步文藝青年的男女,不斷地(或許笨拙地)在拿捏男女之間的距離與策略,他們看似談論了什麼人生感觸,實際上只是不斷地拋接話語,但就是這些語言做為戴體的流動構成了兩人當下的空氣。

這之中有其進程,像第一次親吻前後,男方的態度與兩人之間的同步感就有明顯的轉變,後段談到明天的分離時又是另一個轉折。他們談論著生命的變化,其實一直在想著彼此的關係,而導演的眼光則迫使觀眾去觀察時間加諸在兩人身上的變化,他們最終可能並沒有真的洞察了什麼或掌握了什麼,但這種當下的不確定性才是電影想呈現的東西。

開場火車上鏡頭在乘客間流轉,類似的手法在中段的餐廳又重來了一次,到最後席琳在火車走廊行走的鏡頭對應到片頭一顆同樣構圖的鏡頭只是拍攝不知名的女人,加上最後空景的蒙太奇,Linklater在片中的旁觀視角拿捏的算滿細緻。雖然我一直不喜歡伊森霍克,但這部片中至少他青春正盛的顏值還沒有崩壞,也算是本色演出。

《愛在日落巴黎時》Before Sunset (2004)

(2020/12/11)

當年看過大銀幕,因為當時還留著第一集的印像,對續集難免有點失望。除了隔年二刷DVD,多年下來一直沒有再重看,但這部片在我腦海中卻不斷重新修正對它的印象,我一直忘不掉結尾席琳隨著妮娜席蒙的歌聲舞動身體的畫面,甚至就是因為這部片我才認識了妮娜席蒙。

相較首集,續集的對話與節奏更加緊湊,Linklater刻意將情節濃縮在兩個小時內,創造電影和真實時間同步的幻覺,以前覺得是技術上的賣弄,但現在卻感覺是理所當然的升級。前集關於相遇,所以時間是跳躍與前進,但這集的重遇承載了多年的情感,自然需要更為凝聚的張力,甚至在如此短暫的時間內,我覺得劇本、台詞把兩人關係的細微變化表現的比前集更好,當然這兩集是完全不同的命題。

角色關係感覺是前集的延展,傑西仍然在追逐著席琳,席琳仍是駐足回頭望著傑西,會有如此感覺是因為地點設定在巴黎,席琳的熟門熟路就像把城市連同自己再度展示給傑西,從書店、咖啡館、塞納河、聖母院到她居住的公寓,還是頗賣弄歐洲風情的設定。席琳投身環保組織企圖改變世界,對照的傑西透過寫作只想改變自己,一種從美國日常望向世界的眼光。

但這種視線的來回其實是導演小心地復現首集的概念,傑西仍然是席琳心中那位引人憐惜與動心的小男孩,不自覺透過曝露自己的脆弱來贏得對方的目光。後段兩人在車上各自企圖伸出手探向激動告白的另一方卻未果,其中空間、姿態的設計,就像是對應到前集兩人在電車上的問答。又或是電影開頭空景的蒙太奇,也是前集結尾的倒反,展現的是許多等待進駐的空間,預示事情將要發生,而不是如前集的已然結束。

當年我比較希望九年後兩人早已淡忘當時的一夜,不喜歡續集裏安排他們各自陷入不幸的感情關係,不斷懷念那一夜的激情。但在看過三部曲後再回看這中間的間奏,倒也對這設定釋懷,回頭看15年前寫的心得,當時覺得兩人因著現實的痛苦而把過去的情事給浪漫化,現在則是感覺這又有何不可?Linklater的許多作品都是關於瞬間、記憶與永恆的關係,人生的現實和未可得的平行命運所衍生的幻想,過去他們裝做世故地打算不再見面,現在則是嘲笑當年的幼稚,並陷入當下時間的晃忽。

《愛在午夜希臘時》Before Midnight (2013)

(2020/12/15)

《愛在午夜希臘時》可能是三部曲中我印像最淡的一部,這次重看卻覺得驚心動魄。前兩集一尾一首把玩了空景串接的蒙太奇,這集其實也有玩了一下,那是席琳放話「我不再愛你了」後奪門而出,只剩下傑西呆坐在房內,他環顧四周,看著席琳剛泡好的茶,靜止的房門,桌上的酒杯、水果,凌亂的床,混合了已發生(爭吵)與未發生(做愛),他們在電影中走過的空間不再重要,只剩下最後這有如牢籠般房間內的角落,留下的是各種話語與意念閃現的痕跡。

三部曲充滿了大量的對談,但這次重訪大抵上確定的一切事,他們講的台詞看似重要其實也不重要,甚至第三集劇本可能有意地突顯話語的負面性質,話語會透露你的弱點也會成為傷人的武器,甚至話語會欺騙彼此但又如此無能為力。前兩集的談天都還有情節上的必需性,這集反而讓我覺得他們難道不能偶爾安靜一下,他們還有必要用話語來展現什麼嗎?但如果對話的拋接就是兩人關係的一貫形式,語言如何做為陷阱但又如何指向出路倒是在電影中貫徹的很一致。

本集是前兩集的自然發展但又刻意地自我消解。當首集兩人預想著未來的發展而認為彼此不必再相見,本集席琳解讀傑西送走兒子後發出感慨的弦外之音,從而預想了未來兩人關係的結束,似乎也是和首集的呼應。席琳過去一直談論的身為女性的困惑到此也陷入了非常具體且宿命的情境,傑西口中說著他圍繞著席琳打轉的生活,未說的現實卻是自然地把一切扭轉成都是關於自己(全都寫成了書,成了他的創作),過去角色潛伏的線索都成了現實。

當席琳在「起肖」時,傑西的「理性」與「幽默」是如此虛弱與令人厭惡,這甚至可能不真是誰的錯,當席琳說「我不是你故事裡的角色」,傑西的回應或許也在揭示,他們的相遇與所謂真愛的敘事可能也不過只是故事,不過是角色扮演,差別在於你是否打算相信這個故事,並繼續扮演下去。

其實想起了侯麥的《綠光》,本集前段很多餐桌戲其實頗有侯麥的味道,各種不同年紀的伴侶像是男女關係的論證與審判,甚至還有一段兩人等待夕陽落下的畫面,或許多年前的那一夜就是兩人的綠光,看到了就是真愛,就必需幸福。

(完)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