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後記

渣男懺情之旅 -《淚水成鹽》

 《淚水成鹽》The Salt of Tears / Le Sel des larmes (2020)

本片入圍柏林影展,入選電影筆記雜誌年度十大,菲利普卡瑞這位從六零年代即開始拍片的法國導演,先前我只零星看過兩部片《安那其戀人》《是日戀人》,三部片都是黑白攝影以及帶有法國新浪潮餘味,是個人對這位作者的粗略印象。本片另一個焦點是今年二月才過世的編劇 Jean-Claude Carrière,翻開他的履歷,一系列和布紐爾合作的經典如《青樓怨婦》《中產階級拘謹的魅力》,其他經典如《錫鼓》《布拉格的春天》等,曾入圍三次奧斯卡並獲得榮譽獎,到晚期和菲利普卡瑞的固定合作,雖已過世,imdb上標示仍有三部作品在製作之中。以上為兩位主創一些資料紀錄。

本片主軸放在一位年青人經歷三位女性的愛情歷程,之後我才看了侯麥早期的六個道德故事系列,發現角色有些類似《麵包店的女孩》裏追逐金髮美女卻和麵包店黑髮女店員調情的大學生,同樣道德情境和自我剖析也可延續至《慕德之夜》,但卡瑞的版本更像是前作《是日戀人》的延伸,以對青春男女的凝望進行一場懺情之旅。有趣的地方在於,除了黑白攝影之外,片中男女相遇相戀的步調,攝影機追逐角色與旁白的視角,都像極了六零年代的法國電影,導演將當代元素(如智慧型手機、現代都市景觀)減到最低。這些角色雖然活在現在,卻也像是穿越至六零年代,產生一種同時既是對過去青春的自述也是對新世代移情審視的效果。

這位年青人並沒有如侯麥的主角一般進行自我存在思考與道德論證,更像是乘著青春的生命隨波逐流,這種隱約地今不如昔的眼光,從片中做為第二軸的主角和其父親的關係上來看,有著頗為曖昧的詮釋空間。André Wilms 飾演的老木匠是全片低調的精神中心,兒子十分敬愛他,甚至繼承了同樣的職業,但這種傳承卻也是斷裂的(兒子內心並不願觀看父親著迷的天文星相)。前兩段感情都以主角逃離結束,但不禁讓我感覺到他下意識地也在逃離他的父親,如第一段的邂逅發生在他參加木工學院學考試前,第二段他直接將懷孕的女友丟給父親收拾殘局,到第三段父子分隔兩地後,父親發現自己再也不了解兒子與他的感情關係。

牛頭犬的影評提到過菲利普卡瑞和他演員父親 Maurice Garrel 間的關係,更不用說他的兒子是對現代觀眾更知名的男演員路易卡瑞,這些背景為本片的父子關係增添不少想像空間。片中父子就像是作者視角的自我分裂,既像是兒子對父親的仰望與自覺不如,也像是父親對兒子的凝視憐惜,老邁的父親是逐日凋零的舊日典型,兒子則正邁向孤獨與未知的將來。本片刻意仿古彷彿是時空拼貼,透過青春的發生與流逝,肉體精神的老去,刻劃一種時間推移下的凝望視角。

結尾兒子驚聞父親死訊後突然道出,身為無神論者的父親再也不可能(以另一種形式)陪在他身邊,這意外的告白極為私密,卻也像是反應了一個世代精神轉變的喟嘆。這部片於我而言極為動情之處,就在於我對角色迷茫生命處境的自我投射,即使個人精神狀態或生命經驗都和菲利普卡瑞差距甚多,但這故事卡瑞以其抒情、節制的筆調,勾勒出的其實是通俗普世的感情,關於浪擲生命與走向死亡的感嘆,關於親子的承繼與斷裂,關於你投入一種生活方式的浪漫,卻可能只是孤獨與自我欺暪的不堪。

男主角 Logann Antuofermo 是新演員,算適切地承載了角色的形像。演出第一位痴情女友的 Oulaya Amamra 身為摩洛哥裔,像是這部老式法國黑白片裏放入的現代種族視角更新。第二位舊日女友 Louise Chevillotte,在前作《是日戀人》裏她光芒四射,這裏頂多就是賦予角色相應的份量。第三位花心女 Souheila Yacoub 則只是做為男主角前面對女性濫情與背叛的懲罰,讓我想到楊德昌《麻將》裏張震的下場, 終究這三位女性角色還是略顯生硬地成為片中男性懺情戲的陪襯。

(本片觀看於2021/4/18)

留言